用小孢子培养创建大白菜双单倍体永久作图群体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凤兰

作者: 张凤兰;赵岫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白菜(BrassicacampestrisL.ssp.pekinensis);小孢子培养;双单倍体;遗传作图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03 年 18 卷 04 期

页码: 58-6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用高抗TuMV的高代自交系91-112和高感TuMV的小孢子双单倍体系T12-19杂交的F1植株进行小孢子培养,多次继代培养使小孢子再生苗安全越夏,再经移栽驯化后进行低温处理,定植到日光温室。通过加强田间管理,有效地提高了小孢子培养生产双单倍体的成功率和结实水平,得到一个具有146个白菜双单倍体系的作图群体。

分类号: Q943

  • 相关文献

[1]芥菜小孢子培养及染色体加倍技术体系的优化. 储玉凡,陈野,付文苑,姚培杰,张志琪,兰凯,余长春,万正杰. 2024

[2]换培养液和秋水仙碱处理对白菜型油菜小孢子胚胎发生的影响. 顾宏辉,张冬青,周伟军. 2004

[3]羽衣甘蓝双单倍体育种技术研究. 韩硕,郭宁,张月云,宗梅,王桂香,刘凡. 2018

[4]甘蓝型黄籽油菜双单倍体群体的构建. 梅德圣,王汉中,李云昌,胡琼,李英德,徐育松. 2006

[5]草棉EST-SSRs的遗传评价. 余渝,王志伟,冯常辉,张艳欣,林忠旭,张献龙. 2008

[6]PCR-SSCP技术与比较基因组学结合定位棉花Li1基因. 杨芬,曹跃芬,代华琴,蒋玉蓉. 2016

[7]河南省农科院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研究进展. 刘红彦,王俊美,高素霞,伊艳杰,王瑞,柴春月,许红星,徐红明,唐自阔. 2009

[8]21世纪推动人类和动物基因组项目发展的新技术——以DNA芯片为基础的SNPs标记. 曹红鹤,吴常信,张沅. 1999

[9]金叶弯刺蔷薇×山刺玫遗传连锁图谱的初步构建. 杨树华,李世超,贾瑞冬,赵鑫,金茂勇,李凤杰,葛红. 2015

[10]小麦抗白粉病新基因的AFLP和SSR标记及其染色体定位. 李韬,张增艳,林志珊,陈孝,高珊,辛志勇. 2005

[11]茶树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进展. 王让剑,杨军,孔祥瑞,陈常颂,余文权. 2017

[12]小麦蛋白磷酸酶2A结构亚基基因TaPP2Aa的功能标记作图. 王智兰,毛新国,李昂,昌小平,刘惠民,景蕊莲. 2011

[13]柑桔线虫抗性主基因座Tyr1的特异标记开发与遗传作图改进(英文). 向旭,邓占鳌,郑启发,陈存贤,Frederick G.Gmitter Jr. 2009

[14]小麦TaGA20ox2基因的克隆及分析. 武晶,孔秀英,高丽峰,任正隆,贾继增. 2009

[15]小麦果聚糖合成酶基因6-SFT-A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及其定位. 岳爱琴,李昂,毛新国,昌小平,李润植,贾继增,景蕊莲. 2011

[16]小麦转录因子基因W16的功能标记作图和关联分析. 雷梦林,李昂,昌小平,徐兆师,马有志,刘惠民,景蕊莲. 2012

[17]辣椒单倍体与双单倍体植株叶片光合与呼吸作用研究. 杜胜利,庞金安,张延军. 2001

[18]牙鲆骨骼生长性状与微卫星标记的相关性分析. 安泉泉,刘海金,王桂兴,刘永新,刘奕. 2012

[19]植物体外雄核发育途径及其影响因素. 张晓强,杨阳,金樑,周海辰,姜少俊,宋瑜,王晓娟. 2015

[20]胡萝卜游离小孢子培养与植株再生技术研究. 尹立荣,管长志,陈磊,付任胜,霍文娟,赵恒.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