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豆8号祖先亲本追溯及遗传解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白艳凤

作者: 白艳凤;王玉莲;王燕平;宗春美;孙晓环;齐玉鑫;杜维广;任海祥;姜龙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牡豆8号;祖先亲本;遗传贡献率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SN: 1672-1810

年卷期: 2015 年 16 卷 03 期

页码: 485-48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牡豆8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选育的高油、高产大豆品种,具有高产、抗旱、优质等特点,受到农民的欢迎。本文通过对其亲本进行追溯,建立系谱树,分析其亲本的地理来源及核遗传贡献率,揭示其遗传基础,为大豆育种亲本的选择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牡豆8号属于四粒黄细胞质家族,传递过程是:四粒黄→黄宝珠→满仓金→克5501-3→绥农3号→绥农4号→绥农8号→垦农19→牡豆8号。核基因由祖先亲本农大4840、克山四粒荚、小粒豆9号、十胜长叶、Amsoy、四粒黄、金元、白眉、永丰豆、小粒黄、黄-中-中20和佳木斯秃夹子共同提供,核遗传贡献率分别是:25.00%、15.23%、12.50%、12.50%、7.81%、7.28%、7.28%、5.96%、3.13%、2.34%、0.78%和0.20%;选择亲本时,母本往往选择在当地有广泛适应性的主栽品种,而父本则选择融入地理远缘基因和生态远缘基因的桥梁亲本;品种遗传基础狭窄仍然是限制大豆育种进展的瓶颈问题。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黑农48祖先亲本追溯及蛋白遗传解析. 刘秀林,张必弦,刘鑫磊,栾晓燕,王广金,吴俊江. 2017

[2]寒地超级稻龙粳31祖先亲本追溯及遗传基础解析. 李洪亮,柴永山,孙玉友,高春艳,魏才强,解忠,张巍巍,刘丹,程杜娟. 2016

[3]喜肥高产牡丰7号、耐瘠稳产牡豆8号大豆新品种选育与推广. 任海祥,王玉莲,王燕平,宗春美,齐玉鑫,孙晓环,王晓梅,童淑媛,杜维广. 2020

[4]高脂肪高产大豆品种东生79的选育及系谱分析. 宗春美,任海祥,潘相文,王燕平,孙霞,李文,杜维广,刘宝辉. 2020

[5]20世纪40年代以来中国大面积种植大豆品种的系谱分析. 王彩洁,孙石,吴宝美,常汝镇,韩天富. 2013

[6]大豆相关农艺性状对产量的遗传贡献率分析. 仲义,徐艳荣,侯宗运,焦仁海. 2011

[7]中国大豆部分获奖品种与其祖先亲本间SSR标记的多态性比较和遗传关系分析. 张博,邱丽娟,常汝镇. 2003

[8]鹅精子迁移率与精子运动参数关系及其对自然交配鹅群繁殖效率的影响. 刘阳,张佳玥,高志浩,王金丹,郝泓润,宋金婷,王雪,马志刚,陈志峰,刘胜军. 2023

[9]广西育成大豆品种亲本分析. 汤复跃,梁江,韦清源,陈文杰,郭小红,陈渊. 2019

[10]广西大豆育成品种亲本地理来源及其遗传贡献. 汤复跃,陈渊,陈文杰,韦清源,郭小红,梁江. 2019

[11]甘蓝型油菜角果相关性状对抗裂角性遗传贡献率分析. 崔嘉成,梅德圣,李云昌,刘佳,付丽,彭鹏飞,王军,王会,胡琼. 2013

[12]氮和钾肥对大豆的增产效果. 李洪喜,焦占力,王忠. 2008

[13]赤豆三号大豆新品种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魏云山,王会才,张洪涛. 2012

[14]大豆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QTL分析. 印志同,宋海娜,孟凡凡,许晓明,喻德跃. 2010

[15]我国大豆产业发展情况的研究. 闵庚梅. 2012

[16]大豆生物量与产量组分间的相关及关联分析. 晁毛妮,郝德荣,印志同,张晋玉,宋海娜,张怀仁,褚姗姗,张国正,喻德跃. 2014

[17]大豆不同类型品种开花次序观察再报. 苏黎,董钻,宋书宏. 2004

[18]大豆品种及群体结构对形态指标和产量的影响. 赵跃坤. 2013

[19]不同生态区大豆品种在赤峰地区生育期组划分研究. 张晓荣,周学超,孙德新,廉宇,刘迎春,张洪涛. 2016

[20]维他灵8号对大豆增产效应的研究. 张进成,杜小凤,钱新民,徐建明,王伟中. 199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