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光源R/B对叶用莴苣生理性状及品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闻婧

作者: 闻婧;鲍顺淑;杨其长;崔海信

作者机构:

关键词: LED;莴苣;红/蓝(R/B)光强配比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气象

ISSN: 1000-6362

年卷期: 2009 年 30 卷 03 期

页码: 413-416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研究不同红/蓝(R/B)光强配比对叶用莴苣(Lactuca sativa L.)生理性状及品质方面的影响,以便为新型人工光源在莴苣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利用波长为660nm(±20nm)红光与450nm(±20nm)蓝光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作为人工光源,设置3个R/B试验处理,分别为LED1(R/B=10)、LED2(R/B=8)、LED3(R/B=6),以1个荧光灯处理为对照(CK),选用水耕栽培模式在不同光照环境下培育叶用莴苣30d。结果表明:660nm红光和450nm蓝光组合可以有效提高莴苣的光能利用率,促进光合作用;适宜的红蓝光比例能有效增加植物Vc含量,并降低硝酸盐含量。其中,处理LED2(R/B=8)的叶用莴苣净光合速率及Vc含量明显高于其他试验处理,而硝酸盐含量最低,表现出良好的生理和品质特性,因此,R/B=8相对更适宜叶用莴苣的生长发育。

分类号: S636.2

  • 相关文献

[1]不同LED组合光质对莴苣灰霉病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刘勇鹏,王彬,杨哲,任旭妍,朱新红,马肖静,孙凯乐,孙治强,朴凤植,张涛,姚秋菊. 2023

[2]莴苣果茶的生产技术. 王薇. 1996

[3]夏秋反季节莴苣的营养吸收规律初探. 刘毅,李桂莲,文林宏,王天文,钱晓刚. 2006

[4]施用有机肥对莴苣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2013

[5]大棚茄子——丝瓜——莴苣高效栽培技术. 刘水东,顾国华,姜永平,陈惠祥. 2010

[6]莴苣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的研制. 陈海荣,吕波,罗利军,顾晓君,王加红,堵苑苑. 2009

[7]莴苣属蔬菜资源SRAP标记PCR体系的构建与优化. 刘丽娟,刘灶长,陈海荣,罗利军. 2008

[8]莴苣花青素研究进展. 邱正明,严承欢,黄燕,刘志雄,朱凤娟,吴金平,郭凤领. 2019

[9]3种生物源物质对莴苣的促生和防病作用. 周怡,张孝然,陈宸,黄奔立,魏利辉,陈夕军. 2021

[10]基于氮钾肥不同用量对莴苣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冯翠,钱巍,衣政伟. 2020

[11]木霉菌对莴苣菌核病防治效果研究. 罗军,杨蓉,黄蕾蕾,唐秀梅,王孝源,刘鹏,朱森林,邢承华. 2020

[12]莴苣茎水溶性多糖的单糖组成及免疫调节活性研究. 汪名春,聂陈志鹏,朱培蕾,赵士伟,王乃富. 2016

[13]新型菇菜连棚共生模式对环境因子的影响. 张黎杰,姜若勇,王夏雯,余翔,田福发,冯俊峰,宋金俤,李辉平,杨昌军. 2013

[14]枯草芽孢杆菌Bs2004菌株的防病促生效果. 柯绍英,黄小琴,刘林. 2008

[15]发酵莴苣茎叶功能活性研究. 崔莉,刘春泉,李大婧,宋江峰,江宁,刘春菊,吴海虹,朱丹宇. 2011

[16]长润高塔复合肥在莴苣上的应用研究. 李双来,韩雪梅,张顺陶,乔艳,陈云峰,刘东海,胡诚. 2013

[17]CO_2肥对保护地绿叶类蔬菜光合作用和产量形成的效应. 罗赣丰,梁小敏,周志宏,孙火喜. 2007

[18]应用组织培养诱导白菜和莴苣四倍体. 张建军,殷丽青,范昆华,陈全庆,张智奇,钟维瑾. 1997

[19]有机无机复混肥对莴苣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刘强,荣湘民,肖时运,廖育林,陈煦. 2005

[20]高山莴苣品种筛选试验. 朱凤娟,邱正明,聂启军,邓晓辉,王晓辉.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