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稻区越冬代大螟种群动态监测及遗传多态性差异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阳刚

作者: 吴阳刚;袁龙宇;黄德超;李燕芳;肖汉祥;张振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越冬代大螟;虫量;监测;地理种群;遗传分化;COI;COII;基因流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学报

ISSN: 0577-7518

年卷期: 2023 年 005 期

页码: 1120-112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制订行之有效的大螟Sesamia inferens区域综合防治策略,2018—2022年对广东省珠三角稻区、粤东稻区、粤西稻区和粤北稻区9个市的越冬代大螟进行调查和采样,于室内对样品进行DNA提取、扩增和序列分析,采用线粒体COI、COII等分子标记技术对越冬代大螟进行单倍型分析、系统发育树分析和遗传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2018—2022年广东省稻区越冬代大螟虫量很高,粤东稻区和珠三角稻区平均虫量均大于大发生量。在越冬代大螟幼虫线粒体COI基因样本中共检测出20个单倍型,89个多态位点,总群体单倍型多样度为0.840,固定系数为0.473,基因流为0.56,总群体的Tajima’s D值为-1.965,Fu’s Fs值为-2.454。在越冬代大螟幼虫线粒体COII基因样本中共检测出19个单倍型,372个多态位点,总群体单倍型多样度为0.790,固定系数为0.816,基因流为0.11,总群体的Tajima’s D值为3.224,Fu’s Fs值为54.260。表明广东省不同稻区越冬代大螟种群间的遗传多态性较高,亲缘关系近,但存在着遗传分化现象,种群间遗传分化现象主要原因为遗传漂变,种群未经历明显扩张。

分类号: S435.11

  • 相关文献

[1]基于线粒体DNACOⅡ基因的亚洲玉米螟中国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分化及基因流研究. 张颖,王振营,何康来,王强. 2010

[2]基于线粒体DNA COⅡ基因的亚洲玉米螟中国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分化及基因流研究. 张颖,王振营,何康来,王强. 2010

[3]中国南方双斑长跗萤叶甲地理种群遗传结构及Wolbachia感染. 李菁,张小飞,徐玲玲,申圆圆,李肖肖,王振营. 2021

[4]中国东北地区亚洲玉米螟遗传多样性及寄主专化性分析. 王克勤,刘兴龙,邵天玉. 2018

[5]中国桃蛀螟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李菁,王振营,何康来. 2010

[6]内蒙古亚洲小车蝗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的ISSR分析(英文). 韩海斌,周晓榕,高书晶,庞保平. 2017

[7]藏獒群体遗传结构及遗传分化研究. 兰小平,郭宪,陈永昌,杨俊年,鄢珣,崔泰保. 2010

[8]中国南方地区7个山羊群体的遗传分化与基因流分析. 杨章平,毛永江,马月辉,汪志国,王庆华,常洪,常国斌,孙伟,李树春. 2008

[9]基于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分析我国马鹿5个亚种的遗传分化. 涂剑锋,徐佳萍,王洪亮,李一清,邢秀梅. 2018

[10]中国甜菜夜蛾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与基因流. 王兴亚,许国庆. 2014

[11]中国南方八省(自治区)水稻纹枯病菌群体遗传结构的SSR分析. 王玲,左示敏,张亚芳,陈宗祥,黄世文,潘学彪. 2015

[12]西北地区草地贪夜蛾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治理策略. 张大为,陈靖,魏玉红,惠娜娜,郭致杰,罗进仓. 2024

[13]基于线粒体COI和16S rRNA基因研究3个地理群体黑龙江河蓝蛤的遗传多样性. 孙超,刘志鸿,杨爱国,周丽青,吴彪,严加坤,侯丫,董春光. 2015

[14]光滑河蓝蛤3个野生群体线粒体COI基因遗传多样性研究. 孙超,刘志鸿,杨爱国,周丽青,吴彪,严加坤,侯丫,董春光. 2013

[15]泛希姬蝽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 田小娟,唐艺婷,刘晨曦,张礼生,陈红印,王孟卿. 2019

[16]不同地理种群银杏大蚕蛾COI基因序列变异与遗传分化. 杨宝山,候庆君,王欢,李喜升,姜德富,刘彦群,秦利. 2009

[17]不同地理种群美洲斑潜蝇及近缘种的rDNA-ITS1序列分析和比较. 杜予州,何娅婷,陆亚娟,陆自强. 2007

[18]烟粉虱复合种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 褚栋,刘国霞,范仲学,陶云荔,张友军. 2006

[19]基于线粒体COⅡ基因序列的双斑长跗萤叶甲中国北方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王振营,何康来,丛斌,李菁. 2011

[20]山东省不同地理种群棉铃虫的遗传结构. 崔洪莹,宋莹莹,郭文秀,魏倩彤,于毅,李丽莉,吕素洪,门兴元.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