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制种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崔小伟
作者: 崔小伟;郝俊杰;马奇祥;程荣森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棉花;制种;培育壮苗;田间管理;晾晒加工
期刊名称: 现代农业科技
ISSN: 1007-5739
年卷期: 2010 年 19 期
页码: 82+84
摘要: 介绍了棉花制种技术,主要包括培育壮苗、构建合理群体结构、加强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晾晒加工等内容,以期为棉花制种提供参考。
分类号: S562.038
- 相关文献
[1]湘杂二号在春油菜区制种技术. 张玉清,车晋叶. 2006
[2]河北省棉花苗期田间管理技术. 戴茂华,吴振良,刘丽英. 2010
[3]澳大利亚棉花生产情况考察. 黄群,谢兴峰,潘登明,崔恒富,时增凯. 2016
[4]无人机在棉田管理中的应用. 王维,郑曙峰,徐道青,刘小玲,阚画春,陈敏,李淑英,路献勇,程福如,路曦结. 2021
[5]棉花制种技术-"柱头套管法"的介绍. 潘群斌,蔡立旺. 1997
[6]中国杂交棉步入生产的发展历程. 邢以华. 2007
[7]核不育杂交棉在河南制种技术规范. 王治斌. 2013
[8]棉花蜜蜂传粉杂交制种效果研究. 郭立平,苗成朵,王海林,娄本琴. 2005
[9]新疆网室熊蜂传粉制棉花不育系效果初探. 黄丽叶,祝建波,王志刚,安建东,罗术东,毛鹏志,马磊. 2009
[10]棉花简化高效制种技术研究——采粉和授粉技术的改进. 张香桂,倪万潮,林家彬,沈新莲,徐鹏,徐英俊. 2011
[11]高产制种棉田棉花的发育特性与产量构成研究. 张香桂,周宝良,陈松,张震林,钱大顺. 2002
[12]津园黄瓜新品种. 孟攀奇. 2005
[13]青藏高原黑枸杞栽培技术. 郝玉兰,石元宁. 2012
[14]广西石山地区油菜固定厢沟免耕栽培技术. 潘慧,刘永贤,冯红柳. 2009
[15]津园系列早春保护地黄瓜专用新品种. 孟攀奇. 2005
[16]大麦旗叶的光合能力对产量的影响. 田玉山,拾方坚,林小泉,郭孝. 1992
[17]大棚春黄瓜高产高效优质栽培技术. 王敏秋. 2008
[18]高效立体种植技术. 刘志玲,田保九,刘虎林. 2005
[19]六枝茶叶生产情况考察报告. 魏国雄,张其生. 1993
[20]抓紧大豆田间管理,促进二、三类苗升级,促熟保丰收. 刘忠堂.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抗南方锈病玉米品种'伟育618'
作者:王新涛;高宏伟;郝俊杰;张君;张根峰;王子朋
关键词:玉米;分子标记;伟育618;相关性分析
-
河南省花生青枯病菌的分子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作者:桑素玲;王振宇;李绍建;范腕腕;高蒙;崔小伟;张海燕;冯兰兰
关键词:花生;青枯病;茄科雷尔氏菌;生理小种;生化型;演化型;序列变种
-
Fusarium graminearum sensu stricto和F.asiaticum在玉米秸秆和水稻秸秆上子囊壳形成的比较
作者:茹艳艳;谢淑娜;刘佳中;李保叶;孙静;郝俊杰
关键词:Fusarium graminearum sensu stricto;F.asiaticum;玉米秸秆;水稻秸秆;子囊壳
-
一种用玉米拟轮枝镰孢穗腐病病粒制备接种体的简易方法
作者:孙静;谢淑娜;李保叶;钱蕾;茹艳艳;刘桂珍;郝俊杰
关键词:玉米穗腐病;拟轮枝镰孢;接种体
-
玉米穗三叶叶长和叶面积的QTL定位
作者:王新涛;杨青;李保叶;代资举;郝俊杰
关键词:玉米;穗三叶;叶长;叶面积;QTL
-
蒲公英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
作者:崔小伟;姚姗;孙洪祥;王秀萍
关键词:药食同源;食用蒲公英;郑蒲1号;标准化种植
-
玉米转录因子基因ZmMYB308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作者:王新涛;杨青;代资举;李保叶;郝俊杰
关键词:玉米;MYB转录因子;ZmMYB308;荧光定量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