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型向日葵新品种新食葵7号的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柳延涛

作者: 柳延涛;刘胜利;李万云;陈寅初;王鹏;赵刚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食用型向日葵;新食葵7号;选育;栽培技术

期刊名称: 种子

ISSN: 1001-4705

年卷期: 2016 年 35 卷 05 期

页码: 110-11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新食葵7号(AR 7-5650)是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所选育的中早熟食用型向日葵,2011年12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新审食葵2011年19号)。该品种表现杆矮、茎粗、抗倒伏,抗向日葵锈病、褐斑病、黑斑病,较耐菌核病。早熟,高产、稳产性好,适应性强。籽实出仁率高,籽实蛋白含量14.7%~15.1%、油份油酸含量较高,达35.3%,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适宜在北方地区春播向日葵种植区及热量充足地区麦后复播种植。

分类号: S565.5

  • 相关文献

[1]杂交食葵新品种太食616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丁变红,雷伟,吴新明,杨芬. 2019

[2]优质食用型向日葵杂交种A9选育报告. 刘建华,冉生斌,姚元虎. 2017

[3]食用型向日葵新品种新食葵9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柳延涛,李万云,陈寅初,刘胜利,王鹏,殷波. 2013

[4]新食葵7号杂交制种技术. 柳延涛,刘胜利,李万云,王鹏,陈寅初,赵刚. 2016

[5]基于灰色理论的食用型向日葵杂交品种主要性状分析. 刘建华,冉生斌,马小黎. 2019

[6]食用型向日葵品比试验. 刘建华,冉生斌. 2018

[7]贵州食葵种质资源农艺性状主成分和聚类分析. 李慧琳,向依,于二汝,杨航,袁婷婷,奉斌. 2022

[8]田间配置模式对套种食用型向日葵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影响. 王德兴,依兵,崔良基,孙恩玉,刘金刚,宋殿秀,李士良. 2018

[9]伊犁地区食用型向日葵品种筛选试验. 柳延涛,刘胜利,李万云,陈寅初,王鹏,赵刚. 2015

[10]盐胁迫对食用型向日葵现蕾期叶片光合性能与冠层结构的影响. 董睿潇,王永庆,王鑫博,李玉义,王希全,张宏媛,宋佳珅,于茹,逄焕成,王婧. 2024

[11]阿勒泰地区食用型向日葵品种筛选试验. 柳延涛,刘胜利,李万云,陈寅初,王鹏,赵刚. 2015

[12]苏棉22芽黄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蔡立旺,潘群斌,施庆华,王为,潘宗瑾,陈建平. 2010

[13]紫心甘薯新品种黔薯1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宋吉轩,李云,雷尊国,李丽. 2013

[14]高产夏大豆新品种徐豆14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王幸,王宗标,张祖明. 2008

[15]越冬甘蓝新品种瑞甘21的选育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秦文斌,戴忠良,孙春青,潘永飞,肖燕. 2014

[16]超级稻新品种淮稻11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英文). 袁彩勇,袁生堂,王健,孔宪旺. 2011

[17]高梁新杂交种赤杂29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成慧娟,马尚耀,严福忠,王立新,葛占宇,王岩. 2011

[18]大豆新品种徐豆16的选育和栽培技术. 王幸,王宗标,徐泽俊. 2011

[19]优良粒用高梁杂交种辽杂13号. 林凤,杨立国,石太渊,张宝金,苗青,翟强. 2004

[20]特早熟抗病棉花品种辽棉30选育及栽培技术. 王巍,赵志强,高艳平,吴晓东,王子胜.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