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独特型抗体在食用农产品危害物监控中的应用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徐重新

作者: 徐重新;张霄;刘媛;胡晓丹;朱庆;仲建锋;卢丽娜;林曼曼;高美静;谢雅晶;刘贤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抗独特型抗体;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免疫分析;生物防控

期刊名称: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ISSN: 2095-6002

年卷期: 2019 年 37 卷 04 期

页码: 103-11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危害物来源广、种类多,从产地环境到农业投入品再到收储运环节,生物、化学污染物危害风险几乎伴随整个产供链。对危害物的高效监测,以及探索更为安全的危害物(特别是高毒投入品)替代功能效应物是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免疫网络学说"的抗独特型抗体,因具有模拟抗原表位构象乃至生物活性的特性,已被证实可以用于免疫原功能效应物创制,这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危害物检测或功能替代材料研发提供了新思路。系统梳理了食用农产品产供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危害物及其安全风险;全面整理并介绍了抗独特型抗体技术及其在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危害物监控中的应用状况;结合作者及所在团队近年科研成果,探讨了抗独特型抗体在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危害物监控中的应用前景、存在问题以及拟解决对策。

分类号: TS207.4`TS201.6

  • 相关文献

[1]植物内生菌在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品质调控中的研究进展. 徐重新,仲建锋,高美静,卢莉娜,刘贤金,沈燕. 2022

[2]关于上海市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全立勇,俞美莲. 2015

[3]提高河北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对策. 廖宝红,郝企信,孙世刚. 2010

[4]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国民心态分析——以北京市“草莓农残超标致癌”舆情事件为例. 李祥洲,邓玉. 2015

[5]浙江省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的实践应用及跟踪评价. 刘岩,朱加虹,胡桂仙. 2021

[6]我国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热点研究. 邓玉,李祥洲,廉亚丽,戚亚梅,郭林宇. 2016

[7]我国农产品防腐剂、保鲜剂和添加剂使用技术研究. 黄伟素,楼甜甜,陆柏益,贺妍,范蓓. 2017

[8]乳酸菌在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张可可,赵光华,胡京枝,燕照玲,张军锋,曹颖妮,俎建英,裴金花,魏振亚. 2017

[9]国内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风险特征研究. 刘星,李祥洲,邓玉,廉亚丽,宋卫国. 2024

[10]我国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隐患分析. 李祥洲,邓玉,廉亚丽,戚亚梅,郭林宇. 2016

[11]基于U-V模拟分析方法的农产品安全风险评估模型研究. 陈志军,徐扬,宋雯,钱永忠,王敏,徐辰武. 2013

[12]食用农产品微生物安全及管控研究. 金晓芬,周杨,雷用东,周昌艳,王艳. 2015

[13]噬菌体展示抗体在我国食用农产品生物毒素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徐重新,刘媛,张存政,张霄,仲建锋,刘贤金. 2016

[14]对我国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探讨. 游承俐,孙学权. 2004

[15]基因工程抗体在微囊藻毒素检测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徐重新,刘媛,李建宏,刘贤金. 2019

[16]牛重组型生长激素抗独特型抗体的产生与鉴定. 高民,刘晓松,杨玉莹,宋爱军,郭文华,卢炳奎,卢德勋. 1999

[17]抗兔出血症病毒抗体的抗独特型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的建立(英文). 盛祖恬,周明龙,唐建东,肖振国,杜念兴,杜青云,何秉耀. 1995

[18]重组型牛生长激素抗独特型抗体促生长作用机理研究. 高民,刘晓松,郭文华,王凤武,宋爱军,杨玉莹,卢炳奎,卢德勋. 1999

[19]鸡马立克氏病毒模拟抗原苗免疫比较研究. 何倩倪,钟旗,赵兵,吐尔洪江·努尔,陈荣贵,赵卫东,张波,吕春华,谷文喜,热合木江·达吾提. 2007

[20]抗弓形虫独特型抗体的研究——抗弓形虫独特型抗体对小白鼠免疫保护试验. 郭志刚,杜重波,张德林,李惠萍,马军武. 199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