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作物、土壤类型和灌溉方式对沼液消纳能力的影响研究(英文)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高立洪
作者: 高立洪;李平;韦秀丽;翟逸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农作物;土壤类型;灌溉方式;沼液消纳
期刊名称: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ISSN: 1009-4229
年卷期: 2015 年 08 期
页码: 1712-1715
摘要: 分别采用盆栽和田间试验,研究不同作物,土壤类型和灌溉方式对沼液消纳能力的影响。当种植作物为青贮玉米、甜高粱和白菜时,紫色土可消纳的沼液量分别为57、157.5和34.5 thm2,而黄壤中可消纳的沼液量为70.5、157.5和40.5 t/hm2。在紫色土中,当种植作物为白菜时,漫灌和喷灌条件下每亩可分别消纳沼液2.4和1.8 t。不同的作物种类、土壤类型及灌溉模式均对沼液的田间消纳具有一定影响。
分类号: S141
- 相关文献
[1]不同作物、土壤类型和灌溉方式对沼液消纳能力的影响. 翟逸,李平,韦秀丽,高立洪. 2014
[2]钛对大豆产量的影响初报. 郑铁军. 1993
[3]基于氮平衡的种养结合沼液资源化利用研究. 刘晗晓,关正军,麦翀,高立洪,尹恒. 2021
[4]灌溉方式与施氮量对杂交粳稻颖花形成及籽粒充实的影响. 陈培峰,韩立宇,顾俊荣,乔中英,王文青,董明辉. 2017
[5]苜蓿制种灌水方式探讨. 孟季蒙,张震,尹君亮. 2012
[6]三种灌溉方式对辣椒生长、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 朱文超,石建梅,胡明文,胡建菊,李正丽. 2014
[7]不同灌溉方式对花生的效果研究. 冯良山,杨光,侯志研,惠成章,李开宇,李辉. 2006
[8]灌溉方式与有机无机氮配施对水稻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邓少虹,梁燕菲,李伏生. 2012
[9]肥、水、菌对水稻纹枯病发生流行的综合效应. 康霄文,彭绍裘,邹汉玄,杨先跃,万国安. 1993
[10]不同灌溉方式的水稻生理效应研究. 郑志明,王兆骞,倪文. 1992
[11]不同灌溉方式对棉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柴仲平,梁智,王雪梅,贾宏涛. 2008
[12]肥料类型及灌溉方式对生长介质中养分淋洗和介质化学特性的影响. 张锁峰,任志强,孙景桐,关超. 2007
[13]施氮量和灌溉方式的交互作用对东北粳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周婵婵, 黄元财, 贾宝艳, 王岩, 李瑞峰, 王术, 冯跃, Fugen Dou. 2019
[14]秸秆还田下灌溉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现状及展望. 赵雪涵,王麒,曾宪楠,宋秋来,孙健. 2019
[15]灌溉方式对樱桃番茄水分生理的影响. 吴燕,梁银丽. 2017
[16]不同灌溉方式下养分配置对冬小麦灌浆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潘晓莹,武继承,杨永辉,何方,张洁梅,王越. 2018
[17]不同灌溉方式对茄子生长 水分利用和土壤硝态氮淋溶的影响. 赵付江,赵巍,谢松青,杨振立,郭进,郝桂琴,杜婧辉,尹庆珍. 2018
[18]不同灌溉方式对农田土壤性状和花生落果率的影响. 冀保毅,程琴,卫云飞,李跃伟,张会芳,吴寅. 2017
[19]不同灌溉方式对双季茭白(秋茭)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陈建明,庞英华,张珏锋,朱徐燕,黄锡志,冯帆,朱建杰. 2015
[20]不同灌溉方式下养分配置对小麦、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潘晓莹,武继承,杨永辉,高翠民,张洁梅,王越,何方.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多级调控下的大豆割台高度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
作者:任桂英;古愉川;李平;冯伟;张先锋;曹中华;周晓晖;李英;李果
关键词:小型联合收割机;大豆割台;仿形机构;高度控制;多级调控
-
种鹅产蛋期养殖技术
作者:霍明东;杨坤;李平;赵金波;魏念冬
关键词:季节性繁殖;产蛋期;养殖技术
-
卫河流域新乡段土壤微塑料赋存特征及其生态风险评估
作者:张彦;窦明;王飞宇;李开阳;周雨泽;李平;郝松泽;梁志杰
关键词:微塑料(MPs);土壤;赋存特征;风险评估;卫河流域
-
浑善达克沙地榆的生态学特性与保护策略
作者:豆鹏鹏;黄晶;高茜;王洁;李平;王堃
关键词:浑善达克沙地;沙地榆;榆树疏林草原;生态适应性;生态策略
-
鸡呼吸产热代谢的研究
作者:张建建;李平;蒋守群;王丽;杨雪芬;张赛
关键词:呼吸商;产热量;呼吸测热;开放回流呼吸测热装置
-
水分与不同覆盖材料耦合对青贮玉米产量和营养成分的影响
作者:宋淑珍;李平;柴尔政;张真荣
关键词:水分;覆膜材料;玉米产量;营养成分
-
饲粮纤维结构及其发酵产物对单胃动物肠道健康的调控机制和应用现状
作者:李敬;高歌;李平;李习龙
关键词:饲粮纤维;微生物群;纤维结构;短链脂肪酸;代谢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