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卵密度与培养条件对夜蛾斯氏线虫侵染期幼虫形成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秀花
作者: 李秀花;马娟;林英杰;陈书龙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夜蛾斯氏线虫;侵染期幼虫;温度;pH值;营养;密度
期刊名称: 中国生物防治
ISSN: 1005-9261
年卷期: 2007 年 23 卷 04 期
页码: 328-33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24孔培养板研究不同营养水平、pH值、温度和卵密度对夜蛾斯氏线虫侵染期幼虫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Ringer溶液中,无论卵密度高低,卵或初孵幼虫均很快死亡;在10%基本培养液营养水平条件下线虫的发育停滞在二龄阶段;20%~100%的基本培养液营养水平下,侵染期幼虫的形成比率同营养水平呈负相关,与线虫卵密度呈正相关;适宜线虫向发育期三龄幼虫发育的pH值为7~8,温度为20~25℃,高于或低于此pH值或温度范围均可促使侵染期幼虫的形成;夜蛾斯氏线虫在pH值小于5或温度高于30℃条件下会很快死亡。
分类号: S476
- 相关文献
[1]西方蜜蜂(ApismelliferaJL)精子质量研究进展. 荀利杰,李琼艳,胡宗文,张学文. 2015
[2]不同培养条件对捕食性真菌Duddingtonia flagrans生长的影响. 李军燕,杨晓野,王瑞,杨莲茹,邓侨,罗晓平. 2015
[3]乳酸菌发酵紫薯最佳发酵工艺条件研究. 吴兴壮,张华,张晓黎,付欣,李长义,崔超. 2013
[4]冬枣果实三种主要病原细菌对温度和pH值的耐受力研究. 王亚萍,梁丽松,王贵禧,李艳菊. 2005
[5]液态发酵肉制品生产过程在线检测. 夏杨毅,李洪军,尚勇彪,贺稚非,刘君绍. 2003
[6]温度和pH值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何华奇,曹晖,潘迎捷. 2004
[7]土壤条件对向日葵列当寄生的影响. 石必显,徐东升,吴元柱,雷中华,赖成霞,赵君. 2018
[8]鼠伤寒沙门菌rpoS基因缺失菌株的构建及RpoS因子在环境胁迫下的作用. 梁运改,桂萌,王顺,刘密,张清,周康. 2018
[9]温度和pH值条件对白鱼内源性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刘小莉,王荣,王帆,崔晋,周剑忠. 2020
[10]灰树花漆酶酶学性质的初步研究. 赵晓燕,邢增涛,邵毅,刘海燕,汪学才. 2012
[11]乳突果种子生物学特性研究. 郭承刚,薛润光,杨少华,徐春莲. 2016
[12]尖顶羊肚菌菌丝培养研究. 熊春菊,赵琪,徐中志,程远辉. 2009
[13]不同储藏条件下长白猪肌肉pH、糖原、乳酸及TBA的变化及相关关系. 郭建凤,武英,王继英,呼红梅,张印,蔺海朝,王诚. 2011
[14]酿酒酵母菌生长特性的研究. 刘龙海,李新圃,杨峰,罗金印,张哲,李宏胜. 2016
[15]不同处置条件对稻瘟病菌致病力的影响. 谭阳,黎玲,石银丰,陈小林,彭志荣,邓华凤,肖应辉,邢俊杰. 2020
[16]光照和温度对苦豆子总碱和苦参碱制剂颜色和pH值的影响. 王乔,常建华,曹晓东,杨良月,吴树清. 2015
[17]不同储藏温度和时间对长白猪肌肉pH、失水率及脂质氧化的影响. 郭建凤,王继英,张印,蔺海朝,武英. 2010
[18]碱提酸沉参数影响大豆分离蛋白变性、聚集和流变特性的研究进展. 孟昂,栾滨羽,郭波莉,张波,于文华,崔凯. 2024
[19]不同处理方法对蒲公英种子萌发的影响. 宋双,孙嘉欣,张怡. 2016
[20]桑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酶学特性. 孙小静,刘军,邹宇晓,刘凡,沈维治.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整合转录组和代谢组学分析揭示玉米对层出镰孢茎腐病的响应机制
作者:曹言勇;程泽强;马娟;杨文博;朱卫红;孙新艳;李慧敏;夏来坤;段灿星
关键词:转录组;代谢组;玉米茎腐病;层出镰孢;苯丙氨酸代谢
-
高温胁迫对植物的影响及微生物介导植物响应高温胁迫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马娟;刘晓风;白寅霜;王高可;刘华;曾海娟;高璐;李晓锋;王金斌
关键词:高温胁迫;微生物;植物微生物互作;抗逆性
-
玉米穗粗一般配合力多位点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基因组预测
作者:马娟;黄璐;宇婷;郭国俊;朱卫红;刘京宝
关键词:玉米;穗粗;一般配合力;多位点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基因组选择;固定效应模型
-
甘薯斑驳坏死病发生的温度效应和防控药剂筛选
作者:王容燕;高波;李秀花;陈书龙;马娟
关键词:甘薯;斑驳坏死病;终极腐霉;杀菌剂;毒力
-
玉米杂交群体产量性状及其特殊配合力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作者:马娟;曹言勇
关键词:玉米;杂交种;特殊配合力;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噻唑膦与硅肥联合使用对甘薯茎线虫病的防治效果
作者:马娟;高波;李秀花;王容燕;黄山;陈书龙
关键词:甘薯茎线虫;噻唑膦;硅肥;增效作用
-
暴雨条件下不同覆盖方式对大豆出苗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林英杰;赵平;于晓娟;葛海玲;张晓冬;刘文龙;刘满成
关键词:暴雨;大豆;不同覆盖方式;出苗;投入产出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