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幼胚培养与幼粒破眠的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孙果忠
作者: 孙果忠;马民强;柴建芳;赵和;谢晓亮;王海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幼胚培养;破眠
期刊名称: 河北农业科学
ISSN: 1008-1631
年卷期: 2000 年 4 卷 01 期
页码: 60-63
摘要: 对小麦幼胚培养和幼粒体积比为0.01的H_2O_2溶液低温破眠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幼胚培养在胚的正常出苗率及出苗速度等方面均优于幼粒破眠。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四川小麦优良受体基因型筛选及农杆菌转化因素优化. 张洁,宣朴,余桂容,张军,陈谦,王颖,尹春蓉,郭元林. 2019
[2]外源添加物对小麦幼胚成苗质量的影响. 张鹏,霍燕,马鸿翔. 2009
[3]小麦幼胚离体培养的研究初报. 海热古力·阿不力孜,姚翠琴,邵琳,苏敬国,李新杰,王子霞. 2010
[4]γ射线对小麦幼胚愈伤组织诱变效应的研究. 何世贤,姚文国,时香玉,刘金元,孙桂芝. 1993
[5]外源DNA导入小麦后D_0代的幼胚离体培养. 叶春雷,欧巧明,倪建福,杨随庄. 2007
[6]麦芽提取物对小麦幼胚成苗培养及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张鹏,霍燕,马鸿翔. 2009
[7]小麦品种无性系变异改良技术研究. 许玉娟,朱晋云,杨丽萍,亢秀丽,张明义. 2007
[8]利用无性系变异改良定型小麦品种的研究. 朱晋云,许玉娟,杨丽萍,亢秀丽,张明义. 2006
[9]芸苔属种子生活力监测方法的研究. 吕忠进,傅寿仲,陈玉卿,威存扣,张洁夫. 1991
[10]十字花科杂草种子的破眠研究. 浦惠明,高建芹. 2003
[11]野牛草破眠机理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李平,孙杰,孙彦,熊军波,马巧利. 2013
[12]设施葡萄促早栽培实用技术-破眠与升温. 王海波,刘凤之,王宝亮,王孝娣,魏长存,何锦兴,刘万春. 2010
[13]单氰胺和破眠1号对大棚藤稔葡萄破眠的影响. 韩真,李晨,姜建刚,腾兴隆,李勃. 2016
[14]如何加快作物遗传改良的速度. 王海波,王彦霞,赵和. 2003
[15]小麦幼胚组织培养力的遗传研究. 徐星明,于飞,胡适全. 1991
[16]幼胚培养创造2抗白粉病簇毛麦6VS端体. 李辉,陈孝. 2002
[17]通过组织培养获得萝卜与大白菜的属间杂种. 赵德培. 1983
[18]提高小麦×鸭茅状摩擦禾杂交组合的小麦单倍体植株成苗率的探索. 刘少翔,闫贵云,孙玉,孙善澄. 2008
[19]我国新育成小麦主推品种组织培养再生能力评价. 张伟,赵佩,杜丽璞,王轲,叶兴国. 2013
[20]非AA染色体药用野生稻的利用研究. 冯锐,郭辉,唐建淮,朱汝才,刘百龙.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中熟鲜食葡萄新品种‘华葡玉玫瑰’
作者:王宝亮;冀晓昊;王小龙;刘畅;王志强;刘凤之;王海波
关键词:葡萄;鲜食;中熟;品种
-
北方露地鲜食葡萄标准化栽培技术
作者:王海波;史祥宾;黄永;魏华;王小龙;王志强;王宝亮;刘英君
关键词:
-
发酵饲料工艺设备现状及发展趋势
作者:王玉峰;王海波;朱启昉;冀国辉;任泓铭
关键词:发酵饲料;工艺;设备;现状;趋势
-
赣西山羊品种介绍与现状研究
作者:江浩筠;占今舜;贾浩滨;熊立根;王海波;钟小军;潘月;霍俊宏
关键词:赣西山羊;品种描述;发展现状;对策建议
-
我国智慧果园关键技术装备研究应用现状与展望
作者:王文明;王志强;韩明明;冯光;王海波
关键词:智慧果园;智能装备;物联网系统;无人机;研究现状
-
葡萄硬枝嫁接苗木标准化繁育技术
作者:史祥宾;王海波;黄永;魏华;王小龙;王志强;王宝亮;刘英君
关键词:
-
鲜食葡萄优质轻简化栽培技术
作者:郑焕;张雯;杜远鹏;王振平;陶建敏;王海波
关键词:鲜食葡萄;优质高效;轻简化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