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期播种对海南冬种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白蕤

作者: 白蕤;李宁;钟曼茜;佟金鹤;陈小敏;邹海平;陈汇林;刘少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冬种玉米;分期播种试验;温度;产量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17 年 44 卷 08 期

页码: 7-13

摘要: 为研究不同播期对海南冬种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利用2015年在海南省万宁市开展的冬种玉米分期播种试验,结合当年气象数据,探讨温度对其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以确定冬种玉米最佳播期。结果表明:播期越早,玉米的发育期越短、株高越高、叶片数越多、产量越高;播期延后热量条件差,积温不足,遭受冷害风险大,产量减少甚至绝产。10℃有效积温与产量及其构成要素有较好的相关性,当10℃有效积温为1 230℃·d时,产量最高。分析表明,海南省冬种玉米的适宜播期最迟在11月底之前。研究结果对保障海南冬种玉米稳产、高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水稻生长生理生态过程的计算机模拟Ⅰ、水稻品种光温发育模拟. 朱德峰,章秀福,程式华,潘军,孙仁清,戚昌瀚. 1989

[2]高寒地区日光温室越冬周年生产塑料薄膜的筛选. 卫向东,岳玲,靳玉荣,宋庆成,姜伟,王建国. 2013

[3]蕾铃期在不同温湿度条件下施用乙草胺对棉花安全性的影响. 崔必波,孙扣忠,吉荣龙,钱兵,王军,李亚芳,耿安红,王春云,王伟义. 2016

[4]甘蓝制种低产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潘永飞,戴忠良,毛忠良,吴国平,潘跃平. 2013

[5]寒地玉米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水热动态. 李梁,于洋,姜宇博,郝玉波,葛选良,王俊河,钱春荣,宫秀杰. 2017

[6]不同生育期温度逆境处理对早稻产量的影响. 刘洋,方宝华,何小娥,杨坚,滕振宁,张玉烛. 2016

[7]苗期昼夜温差对番茄产量形成因子的影响分析. 毛丽萍,李亚灵,温祥珍. 2012

[8]陇东地区几种旱作作物产量对降水与气温变化的响应. 杨轩,王自奎,曹铨,张小明,沈禹颖. 2016

[9]温度对不同种植方式下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梁烜赫,赵鑫,陈宝玉,王洪君,王楠,刘春光,曹铁华. 2018

[10]地膜覆盖对谷田土壤水热状况及谷子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常乐,王丽霞. 2019

[11]不同机采棉种植模式和种植密度对棉田土壤水热效应及产量的影响. 张恒恒,张恒恒,王香茹,胡莉婷,庞念厂,贵会平,董强,阮康,宋美珍,张西岭. 2020

[12]织金县不同移栽期及气温对一枝黄花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罗鸣,王忠庆,张国庆,彭健华,张习军,吴明开. 2019

[13]不同覆膜方式对高粱生长发育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隋虹杰,成慧娟,王立新,葛占宇,张姼,潘映雪,孙亚琴. 2019

[14]麦田雀麦发生动态及其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李琦,于金萍,刘亦学,白霜,王金信. 2019

[15]不同温度下外施6-BA和ABA对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 赵新华,刘佳杰,王友华,张国伟,周治国. 2010

[16]秸秆还田对东北半干旱区玉米‖花生轮作系统土壤水热特性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姚凡云,曹玉军,王虹霏,吕艳杰,刘志铭,魏雯雯,岳玉兰,王永军. 2020

[17]水肥耦合对茶园温、湿度和茶叶产量的影响. 盛鹤明,苏有健. 2018

[18]棉花不同阶段温度与产量和衣分的相关性研究. 李春平,赵萍,刘忠山,张大伟,刘素娟,徐建辉. 2014

[19]冷凉地区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环境和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闫海丽,张淑香,严凯兵,李民,马万年. 2006

[20]草菇V_9菌株栽培性状研究. 蔡令仪,陈敬荣,高君辉,乔卫亚,王辅德,叶叙丰,王凌健,夏镇澳. 199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