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北京一代粘虫迁飞峰期的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柳凡

作者: 柳凡;张智;林培炯;李祥瑞;焦热光;胡高;张云慧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粘虫;迁飞;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反射率因子;监测预警

期刊名称: 应用昆虫学报

ISSN: 2095-1353

年卷期: 2023 年 001 期

页码: 233-24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获取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迁飞高峰期内的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特征,探索天气雷达解算虫量与高空测报灯诱虫数据之间的关系,奠定天气雷达监测昆虫迁飞的基础。【方法】选取粘虫迁飞高峰日北京CINRAD-SA天气雷达数据和延庆高空测报灯2013年一代粘虫分时段诱集数据,采用Python和R语言对天气雷达数据进行提取、反演、计算、统计、分析及可视化。【结果】6月5日至9日延庆监测点每晚灯诱粘虫数量占比均在80%以上,监测点上空反射率因子﹣15 dBZ到15 dBZ的回波占比90%以上,其中0到15 dBZ的雷达回波数量占比分别为30.7%、42.0%、43.2%、37.2%和25.1%,占比与灯诱粘虫数量占比的变化趋势相同。6月5日至8日,空中回波方向向北,9日回波方向以向南为主,5日至9日,北向回波占比与灯下粘虫占比变化趋势相同,两者间的相关系数为0.95。6月5日至8日北向回波的平均速度接近风速,9日北向回波速度为1.36m/s。天气雷达解算粘虫数量与灯下粘虫数量呈线性正相关,粘虫迁飞盛期一个夜晚飞过北京上空雷达监测范围内(约4 300 km2)可监测的粘虫虫量达600万头,总生物量超过0.8吨。【结论】多普勒天气雷达可以观测粘虫迁飞高峰的空中特征,这些参数有助于提高对粘虫迁飞规律的认知。

分类号: TN959.4%S433.4

  • 相关文献

[1]草地螟的发生为害与监测预警技术研究进展. 陈智勇,张智,张云慧. 2021

[2]华北二点委夜蛾种群动态监测及北京北部地区虫源性质分析. 张云慧,姜玉英,谢爱婷,魏书军,程登发,蒋金炜,张方梅,彭赫. 2013

[3]我国粘虫迁飞行为机制研究的主要进展. . 1998

[4]粘虫产卵前期的遗传特征. 罗礼智,胡毅. 2005

[5]东北地区粘虫的季节性迁飞行为(英文). 张智,李超,姜玉英,曾娟,程登发. 2013

[6]广西回迁粘虫产卵能力及其对11种杀虫剂敏感性测定. 黄芊,蒋婷,蒋显斌,凌炎,陈玉冲,龙丽萍. 2017

[7]东北粘虫春季空中虫群的迁飞行为. 高月波,孙雅杰,张强,孙嵬,周佳春. 2014

[8]两种灯光诱测工具对粘虫种群的监测效果. 陈琦,沈海龙,陈莉,范志业,刘迪,侯艳红,师兴凯,段云,张运栋,李世民. 2018

[9]水稻稻飞虱迁飞的研究进展. 肖晶晶,金志凤,徐红星,李仁忠. 2013

[10]中国的白背飞虱研究概况. 沈君辉,尚金梅,刘光杰. 2003

[11]草地螟不同蛾龄成虫飞行能力和行为的研究. 李光博. 1991

[12]福建省白背飞虱前期迁入虫源分析. 沈慧梅,孔丽萍,章霜红,张孝羲,翟保平. 2011

[13]2009年1代草地螟将为我国发生最重的世代. 姜玉英,黄绍哲,杨宝胜. 2009

[14]标记回收法确认我国北方地区草地螟的迁飞. 姜玉英,刘家骧,吕英,孟正平,陈静,唐继洪. 2012

[15]我国草地螟的迁飞规律及途径. 罗礼智,徐建祥. 2006

[16]草地螟迁飞的原因、目标与对策. 程云霞,唐继洪,江幸福,张蕾. 2018

[17]利用HYSPLIT模型分析麦蚜远距离迁飞前向轨迹. 武予清,蒋月丽,封洪强,刘顺通,曹雅忠. 2011

[18]昆虫迁飞行为的发生与调控. . 1998

[19]实验条件下黏虫、棉铃虫和小地老虎的定向行为比较. 封洪强,刘中芳,李建东. 2010

[20]湖北省汉江中游黏虫成虫种群动态监测与分析. 常向前,吕亮,余小青,张舒.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