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玉米复合群体中小麦的光合特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晓娟
作者: 王晓娟;何海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玉米;复合群体;小麦;光合特性;光合速率
期刊名称: 甘肃农业科技
ISSN: 1001-1463
年卷期: 2001 年 09 期
页码: 16-18
摘要: 对小麦 /玉米复合群体中小麦的光合速率 (Pn)、光合有效辐射 (PAR)、蒸腾速率 (Tr)、水分利用率(We)、相对湿度 (RH% )、叶室温度 (CT)、叶片温度 (L T)、二氧化碳浓度 (CO2 )等生态生理指标的测定分析的研究表明 :小麦群体的 Pn与 Tr、气孔阻抗 (Sr)相关性最好 ,相关系数分别为 0 .912 5和 - 0 .7982 ;小麦群体中不同冠层 Pn、Tr、PAR的排序为上部、中部、下部 ,而 Sr在冠层中的变化趋势与 Pn、Tr、PAR完全相反 ;灌浆期小麦群体的 Pn与经济产量、穗粒数、千粒重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0 .95 48、0 .70 5 8、0 .90 0 9,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小麦/玉米复合群体中玉米的光合特性研究. 何海军,王荣花. 2003
[2]作物复合群体结构与高产光合生理生态研究概况. 林文. 2003
[3]复合群体中玉米光合特性日变化研究. 何海军,王晓娟. 2006
[4]小麦花生两熟制高产生育规律及栽培技术研究:Ⅳ麦油复合群体. 王才斌,成波. 1996
[5]不同生育期灌水处理对小粒型花生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丁红,戴良香,宋文武,慈敦伟,吴正锋,张智猛. 2012
[6]耕作方式对东北雨养区农田水热与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宋振伟,郭金瑞,任军,闫孝贡,郑成岩,邓艾兴,张卫建. 2013
[7]不同橡胶树品系的光合特性. 王纪坤,谢贵水,陈邦乾. 2010
[8]水肥耦合对小麦/玉米带田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杨蕊菊,马忠明. 2015
[9]河西绿洲灌区小麦/玉米带田高效种植方式研究. 胡新元,郭天文,邱进怀,杨生茂,郭永杰,何贵文. 2001
[10]矮秆大穗型小麦品系产量潜力及主要性状的研究. 董建力,任贤,许兴,惠红霞. 2000
[11]断根对不同根型小麦光合和生长的影响. 柳斌辉,刘子会,张文英,李源,栗雨勤. 2008
[12]“Li-6400光合作用测定仪”在小麦上应用的商榷. 布都会,朱建楚,高莉,于新智,王新中. 2004
[13]微咸水灌溉对小麦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张余良,陆文龙. 2007
[14]渍水寡照及协同作用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江敏,林聃,石春林,孙彬,宣守丽,薛昌颖. 2021
[15]冬小麦不同茎蘖生产力对立体匀播技术的响应. 陶志强,王艳杰,王德梅,杨玉双,徐哲莉,赵广才,常旭虹. 2019
[16]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光合性能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王丹,李升东,冯波,李华伟,王宗帅,王法宏. 2019
[17]低温冷害下播期对不同小麦品种抗寒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刘月兰,孟维伟,南镇武,王娜,赵雪峰,张毅,王旭清. 2019
[18]垄作栽培对小麦旗叶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响应. 岳俊芹,邵运辉,郑飞,方保停,秦峰. 2012
[19]节水灌溉对小麦旗叶主要光合参数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李升东,王法宏,司纪升,孔令安,张宾,冯波. 2011
[20]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李升东,韩伟,王丹,毕香君,王宗帅,冯波,王旭清,李华伟,司纪升,王法宏.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外源甲基乙二醛对干旱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作者:赵瑞宁;李永生;汪军成;方永丰;董小云;周文期;连晓荣;王晓娟;何海军;杨彦忠;刘忠祥;周玉乾
关键词:玉米;甲基乙二醛;抗氧化酶;干旱胁迫
-
玉米黄化突变基因Zmet 9的精细定位
作者:李永生;王晓娟;连晓荣;梁根生;何海军;杨彦忠;周文期;董小云;周玉乾;刘忠祥
关键词:玉米;黄化突变基因Zmet9;BSR-seq;精细定位
-
基于目标检测的收获小麦杂质监测系统设计与试验
作者:赵军杰;张亚伟;王峰;邵明玺;王晓娟;马国财
关键词:监测系统;Jetson Orin NX;实时;小麦储存
-
不同种植模式对玉米光合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作者:连晓荣;何海军;李永生;周文期;王晓娟;杨彦忠;刘忠祥;张彦军;周玉乾
关键词:种植模式;玉米;光合特性;产量;品质;河西灌区
-
玉米矮秆突变体20F421的表型鉴定及遗传分析
作者:刘忠祥;周文期;李永生;王晓娟;杨彦忠;连晓荣;何海军;周玉乾
关键词:玉米;矮杆;突变体;表型鉴定;遗传分析
-
玉米碳水化合物分配缺陷突变体ygl3的光合特性及遗传分析
作者:刘忠祥;李永生;王晓娟;连晓荣;梁根生;寇向龙;何海军;杨彦忠;周文期;周玉乾
关键词:玉米;碳水化合物;突变体ygl3;光合特性;遗传分析
-
EMS诱变玉米自交系郑58后代变异分析及应用评价
作者:连晓荣;王晓娟;周玉乾;何海军;杨彦忠;刘忠祥;李永生;杨晨曦;刘芥杉;周文期
关键词:玉米;种质创新;品种改良;EMS花粉诱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