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碳水化合物分配缺陷突变体ygl3的光合特性及遗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忠祥

作者: 刘忠祥;李永生;王晓娟;连晓荣;梁根生;寇向龙;何海军;杨彦忠;周文期;周玉乾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碳水化合物;突变体ygl3;光合特性;遗传分析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1005-0906

年卷期: 2024 年 003 期

页码: 32-4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快中子辐射诱变玉米自交系PH6WC筛选得到的碳水化合物分配缺陷突变体ygl3为材料,通过叶片内叶绿素含量和碳水化合物含量的测定、叶绿体结构显微观察、光合特性和遗传特性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叶绿体数目变少,形态松散,维管束鞘叶绿体积累了大量的淀粉,淀粉颗粒排列不规则且体积增大,导致了叶绿体的膨胀和膜结构的破坏;叶片中淀粉、葡萄糖、果糖的含量都显著高于野生型,表现出玉米碳水化合物分配缺陷的典型表型特征;突变体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及总叶绿素含量都显著低于野生型;净光合速率(Photo)、气孔导度(Cond)、蒸腾速率(Trmmol)均极显著低于野生型,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高于野生型。遗传分析表明,(ygl3×Mo17)F2分离群体突变型(黄化)与野生型(绿色)植株性状分离符合1∶3分离比例,表明该突变体受单个核隐性基因控制。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不同物候期妃子笑荔枝叶片光合特性及碳水化合物含量变化分析. 周瑞云,胡福初,王祥和,周文静,吴凤芝,陈哲. 2020

[2]玉米发芽过程中碳水化合物代谢变化研究. 刘娟,叶晓枫,王庆南,姜雯翔,韩永斌. 2012

[3]采收成熟度对不同品种的玉米贮藏过程中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张平,佀静雪,王莉,任朝晖. 2012

[4]玉米碳水化合物分配机制研究进展与展望. 刘忠祥,王晓娟,连晓荣,梁根生,寇向龙,李永生,周文期,杨彦忠,何海军,周玉乾. 2023

[5]玉米胚乳突变基因与互作对籽粒成份的影响——Ⅱ.O_2基因与su_1、sh_2、bt_2、wx基因的互作效应. 李学渊,刘纪麟. 1993

[6]玉米胚乳突变基因与互作对籽粒成份的影响 Ⅲ.su_1基因与sh_2、bt_2基因的互作效应及其利用价值. 李学渊,刘纪麟. 1993

[7]水稻叶绿素b减少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及其相关特性. 龚红兵,陈亮明,刁立平,盛生兰,林添资,杨图南,张荣铣,曹树青,翟虎渠,戴新宾,陆巍,许晓明. 2001

[8]茄子叶色黄化突变体的特征及遗传分析. 刘富中,张映,杨锦坤,陈钰辉,舒金帅,李淑培,陈露露. 2020

[9]一个化学诱变的小麦斑点叶突变体的生理和遗传分析. 杜丽芬,李明飞,刘录祥,王超杰,刘洋,许喜堂,邹淑芳,谢彦周,王成社. 2014

[10]玉米新选自交系穗粒重和百粒重的遗传分析. 石明亮,洪德林,薛林,胡加如,黄小兰,江建华,郭媛. 2010

[11]抗草甘膦基因的玉米转化及后代遗传分析. 王秀红,史向远,白建荣,孙毅,刘惠民. 2011

[12]玉米GY220×1145组合RIL群体粗缩病抗性性状的遗传分析. 石明亮,陆虎华,薛林,徐辰武,黄小兰,胡加如,陈国清,程玉静,陈小晖,孙权星,彭长俊. 2012

[13]玉米叶夹角突变体FU1603的选育及遗传分析. 刘忠祥,何海军,王晓娟,连晓荣,杨彦忠,周文期,周玉乾,寇思荣. 2019

[14]一个新的玉米silky1基因等位突变体的遗传分析与分子鉴定. 王晓娟,潘振远,刘敏,刘忠祥,周玉乾,何海军,邱法展. 2019

[15]一个玉米叶夹角突变体的表型鉴定及遗传分析. 王晓娟,何海军,刘忠祥,杨彦忠,寇思荣,连晓荣,周玉乾,周文期. 2019

[16]玉米黄绿叶突变体表型鉴定及基因初步定位. 刘忠祥,寇思荣,连晓荣,杨彦忠,王晓娟,何海军,周玉乾,周文期. 2020

[17]玉米棒三叶叶绿素含量遗传分析. 何兵,郭向阳,吴迅,刘颖,王安贵,刘鹏飞,高媛,涂亮,祝云芳,陈泽辉. 2020

[18]玉米籽粒突变体smk7的表型分析和基因定位. 蒋成功,石慧敏,王红武,李坤,黄长玲,刘志芳,吴宇锦,李树强,胡小娇,马庆. 2021

[19]太空诱变玉米雄性不育突变体的遗传分析. 徐相波,阴卫军,邢燕菊,徐立华,周柱华,韩金龙,丁一. 2013

[20]玉米籽粒皱缩突变体sh2019的分子标记初步定位. 关海英,董瑞,刘铁山,刘春晓,何春梅,王娟,刘强,徐倩,张茂林,汪黎明.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