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袁军海
作者: 陈万权
作者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小麦;抗叶锈病基因;有效性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11 年 31 卷 05 期
页码: 208-21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了给小麦抗叶锈基因的发掘和利用提供理论指导,对目前我国小麦主要抗叶锈病基因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价。认为Lr1、Lr3、Lr3bg、Lr10、Lr11、Lr14a、Lr16和Lr26等基因单独应用已基本失效,但与Lr13和Lr34等合适的基因组合起来能够表现出残余的抗病作用;Lr9、Lr19、Lr24和Lr38等是典型的垂直抗病性基因,应慎重应用;虽然Lr13具有慢锈性、Lr23表现免疫,但这两个基因均对致病类型有专化性,遇到毒性致病类型时慢锈性或免疫特性均会失效。认为目前我国小麦中对叶锈病起抵抗作用的主要是Lr12、Lr13、Lr23、Lr34和Lr35等成株抗病基因、某些未知基因和水平抗病性基因。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27个二倍体和10个四倍体小麦近缘种抗叶锈性鉴定. 陈万权. 2010
[2]27个二倍体和10 个四倍体小麦近缘种抗叶锈性鉴定. 陈万权. 2010
[3]国际上已知小麦抗叶锈病基因在中国的可利用性研究. 秦庆明. 2002
[4]二倍体及四倍体中抗叶锈病基因在双二倍体中的表达与抑制. 王凤涛,刘太国,陈万权. 2007
[5]国际上已知小麦抗叶锈 病基因在中国的可利用性研究. 秦庆明. 2002
[6]不同配比复合材料对农田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 陈树兰,许晨阳,耿增超,王强,祝乐,龚园,拓卫卫. 2019
[7]石灰性潮土长期定位施肥对小麦根际无机磷组分及其有效性的影响. 介晓磊,杨先明,黄绍敏,刘芳,刘世亮,宝德俊,化党领,李有田. 2007
[8]小麦已知抗白粉病基因在河南的抗性评价及Pm2基因的标记追踪. 王俊美,王飞,宋玉立,康振生,刘红彦. 2009
[9]锰对小麦生长的影响及与其它元素的交互作用. 冯文强. 1999
[10]P、Fe及水分对土壤砷有效性和小麦砷吸收的影响. 李思妍,史高玲,娄来清,蔡庆生. 2018
[11]粗山羊草苗期抗叶锈性鉴定及抗叶锈基因推导. 冯丽娜,刘常红,杨文香,刘大群,贾继增. 2008
[12]来自波斯小麦Ps5的一对隐性抗叶锈病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陈万权. 2010
[13]猪粪和磷肥对石灰性土壤无机磷组分及有效性的影响. 尹金来,沈其荣,周春霖,洪立洲,王凯,丁金海,王茂文. 2001
[14]土壤砷有效性及其在柑桔中累积特征研究. 张焱,王成秋,代征科,Thomas Tian,杨剑虹. 2011
[15]出口速冻油炸葱HACCP的研究. 周玲,王永军,邱桂香. 2002
[16]土壤中微量元素的环境化学特性. 谢佰承,张春霞,薛绪掌. 2007
[17]我国有机烟叶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研究进展. 高冬冬,刘忠丽,孙希文,陈雪,董安伟,代昌明,胡玮. 2013
[18]不同钝化材料对玉米吸收镉的影响及机理-大田试验. 宋正国,唐世荣,丁永祯,冯人伟,张长波. 2011
[19]温度对黑土磷形态及有效性影响. 邱兰兰,石元亮,任军. 2007
[20]猪粪和磷肥对石灰性土壤有机磷组分及有效性的影响. 尹金来,沈其荣,周春霖,洪立洲,王凯,丁金海,王茂文.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中国小麦条锈病生态调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作者:陈万权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菌源基地;生态调控;抗病基因布局;适期晚种
-
88份四川省小麦后备品系抗条锈性评价及抗性基因的分子检测
作者:张兴宗;黄亮;夏先全;张华;陈万权;夏崇靖;刘太国
关键词:小麦品系;条锈病;抗性评价;Yr基因;分子检测
-
2019-2020年苏浙皖三省小麦叶锈菌群体的致病类型鉴定及毒性结构分析
作者:李泓甫;华为;朱靖环;高利;陈万权;刘太国
关键词:小麦叶锈菌;鉴别寄主材料;抗叶锈基因;致病类型;毒性频率;毒性多态性
-
小麦矮腥黑粉菌g9890基因编码效应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亚细胞定位
作者:许停;刘太国;高利;陈万权
关键词:小麦矮腥黑粉菌;g9890;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亚细胞定位
-
我国小麦秋苗条锈病发生规律及其区间菌源传播关系
作者:陈万权;刘太国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秋苗发病;生态区系;秋季菌源;春季菌源;区间传播
-
条锈病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及其经济阈值研究
作者:金小靖;康晓慧;陈万权;蒋欣东;刘太国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产量;经济阈值
-
小麦光腥黑粉菌对小麦三种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何婷;刘太国;陈万权;郭青云;高利
关键词:小麦;小麦光腥黑粉菌;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歧化物酶(S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