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红麻HcPDIL5-2a非全长基因创制雄性不育新种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周步进

作者: 周步进;李刚;金刚;周瑞阳;刘冬梅;汤丹峰;廖小芳;刘一丁;赵艳红;王颐宁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红麻;雄性不育;HcPDIL5-2a非全长基因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21 年 006 期

页码: 1043-105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创造转基因雄性不育种质,将缺失酶活性中心序列的红麻Hc PDIL5-2a非全长基因通过花粉管通道法转化红麻保持系722B,获得了海南冬繁不育、南宁夏繁可育的低温敏雄性不育种质722THS,并从其姊妹交后代选育出了稳定型核不育(GMS)系722HS;此后,又以722HS作母本,以非转基因野生型722B为轮回亲本连续回交,选育出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722HA。对722THS与722HA的细胞学观察和线粒体DNA分子鉴定表明,二者的小孢子败育时期均为双核期,但722HA发生了线粒体DNA重排,而722THS与722B的线粒体DNA保持不变。本研究结果为转基因创造作物雄性不育种质找到了一条新途径,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分类号: S563.5

  • 相关文献

[1]红麻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和不育基因的ISSR分子标记. 李辉,李德芳,陈安国,唐慧娟,李建军,霍光. 2008

[2]10个红麻雄性不育株系不育性的鉴定. 李辉,李德芳,陈安国,唐慧娟,李建军,黄思齐. 2015

[3]红麻雄性不育研究进展及展望. 李辉,李德芳,陈安国,唐慧娟,李建军,黄思齐. 2015

[4]江苏沿海滩涂地区红麻栽培技术规程. 王海洋,陈建平,蔡立旺,戚永奎,张萼,施庆华,王永慧. 2012

[5]红麻品种叶片形态、生理特性与产量关系研究. 梁肇均,宋佩文. 1997

[6]红麻品种浙红3号产量稳定性及其经济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俞琦英,阮关海,李祖士,许小江. 1998

[7]新围海涂种植红麻及其栽培技术研究. 金关荣,胡兆金,朱强,俞少华,傅福道. 1997

[8]专用型中熟红麻新品种“ZH-01”选育报告. 金关荣,傅福道,田丹青,韦茂兔,潘晓韵,骆霞红. 2007

[9]红麻雄性不育细胞质相关的cSNP位点发掘. 廖小芳,李初英,赵洪涛,黄其椿,余明丽,周瑞阳. 2016

[10]红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花药活性氧代谢差异比较. 周瑶瑶,唐向民,周瑞阳,李春瑶. 2013

[11]耕作和施氮方式对广西沿海地区红麻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王道波,刘永贤. 2014

[12]不同类型红麻品种在滨海盐碱地的适应性表现. 张加强,金关荣,周瑞阳,骆霞虹,陈常理. 2015

[13]浙江麻区红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骆霞虹,傅福道,金关荣,刘东华. 2009

[14]杆芯造纸用红麻品种及其栽培技术研究. 梅桢,程舟. 1993

[15]地表覆盖对不同类型盐碱地红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张加强,骆霞虹,金关荣,陈常理. 2015

[16]红麻轻简化高效生产技术应用效果研究. 倪水员,徐绍才,骆霞虹,陈常理,金关荣. 2012

[17]不同收剥期对两种生育类型红麻品种产量的影响. 骆霞虹,傅福道,金关荣. 2009

[18]红麻品种(系)表型性状的因子和聚类分析. 张加强,金关荣,骆霞虹,陈常理. 2016

[19]红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谢晓美,王志伟,粟建光,白凤虎. 2010

[20]红麻新品种浙红3号的选育,特征特征及其栽培要点. 阮关海,俞琦英. 199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