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粒重性状的遗传特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全亮
作者: 王全亮;范绍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冬小麦;粒重;遗传特性
期刊名称: 陕西农业科学
ISSN: 0488-5368
年卷期: 2002 年 03 期
页码: 5-7
摘要: 采用 Griffing方法 ,利用 6× 6完全双列杂交 ,对冬小麦单株粒重、单穗粒重和千粒重三个性状的配合力、基因效应及遗传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这三种粒重的遗传同时受基因加性、非加性和母体效应的共同作用 ;千粒重、株粒重、穗粒重的狭义遗传力分别为72 %、6 3%和 4 5 % ,前两个性状以基因加性效应为主 ,后一性状基因加性、显性效应相当 ;细胞质作用对千粒重影响较小 ,株粒重和穗粒重则存在明显的核质互作。
分类号: S512.11
- 相关文献
[1]冬小麦三种粒重遗传分析. 杨淑巧,曹亚萍. 2005
[2]冬小麦三种粒重性状的遗传研究. 曹亚萍,张娟,宁东贤. 2001
[3]冬小麦粒重性状的遗传特性研究. 范绍强,曹亚萍,王全亮,郭静茹. 2001
[4]冬小麦主要品质性状和产量性状的遗传特性及F_2代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桑伟,田笑明,魏亦农,韩新年,穆培源,邹波,聂迎彬. 2005
[5]小麦新品种临丰3号选育研究. 卫云宗,刘新月,张久刚. 2006
[6]抗旱小麦新品种晋麦85号选育研究. 刘新月,徐萍,张正斌,卫云宗. 2010
[7]冬小麦新品种RI-14的选育研究. 史忠良,仇松英,马爱萍,谢福来,高炜. 2007
[8]高产多抗冬小麦新品种临远3158选育. 李国强,胡金锁,武计萍,仇松英,逯腊虎,黄森,孟兆萍,许钢垣. 2006
[9]小麦新品种晋麦83号选育研究. 史忠良,仇松英,马爱萍,谢福来,高炜. 2008
[10]优质抗旱小麦新品种临丰3号的选育. 刘新月,张久刚,卫云宗,卫振兵. 2006
[11]优质抗旱小麦新品种临丰3号选育研究. 刘新月,张久刚,卫云宗. 2007
[12]高产多抗冬小麦新品种临远3158选育研究. 李国强,黄森,武计萍,仇松英,逯腊虎,孟兆萍. 2006
[13]小麦新品种临汾6510的丰产稳产性分析. 韩东翠,行翠平,史民芳,安林利. 2008
[14]抗黄矮病小麦品系粒重遗传特性研究. 曹亚萍. 2005
[15]抗黄矮病小麦品系粒重遗传特性研究. 曹亚萍,张明义,范绍强,宁东贤,王全亮. 2004
[16]干热风对冬小麦不同穗粒位粒重的影响效应. 徐亚楠,吴玥,柳斌辉,宋吉青,吕国华,纪冰祎,张文英,杨振立,白文波. 2021
[17]不同生育时期渍水对冬小麦旗叶叶绿素荧光及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汤永禄,李朝苏,吴春,黄钢. 2015
[18]秸秆全量还田对冬小麦不同小穗位和粒位结实粒数和粒重的影响. 李金才,沈学善,魏凤珍,吴进东,马蓓. 2011
[19]冬小麦抗BYDV材料粒重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曹亚萍,范绍强,张娟. 2002
[20]草莓两个经济性状遗传特性的研究. 祝朋芳,陈长青.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黄曲霉毒素B1和玉米赤霉烯酮在肉鸡体内残留及消解规律的研究
作者:王平;王涛;胡骁飞;王全亮;彭峰;杨小进;尹清强
关键词: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生物解毒剂;肉鸡;残留;消解规律
-
复合益生菌和霉菌毒素降解酶对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的同步降解
作者:王晓敏;常娟;王平;尹清强;杨明凡;朱群;胡骁飞;王全亮
关键词:复合益生菌;霉菌毒素降解酶;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同步降解
-
不同地理种群麦长管蚜对杀虫剂的抗药性与相关解毒酶的通径分析
作者:武银玉;曹亚萍;范绍强;赵飞;邢鲲
关键词:麦长管蚜;抗药性;解毒酶活性;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
-
EMS诱变技术在小麦上的应用
作者:曹亚萍;武银玉;范绍强;张凤琴;连晋;高炜
关键词:小麦;甲基磺酸乙酯;化学诱变;突变体
-
晋南麦区麦蚜及其主要天敌种群时空生态位研究
作者:范绍强;武银玉;连晋;王全亮;贾明光;李争艳;曹亚萍
关键词:麦蚜;天敌;时间;空间;生态位
-
晋南麦田蚜虫消长动态及无公害防控技术
作者:王全亮;范绍强;武银玉;贾明光;曹亚萍
关键词:麦蚜;消长动态;防控技术;无公害
-
冬小麦不同品种倒春寒抗性差异鉴定分析
作者:安晓东;靖金莲;阎翠萍;刘玲玲;李世平;黄丽波;王全亮;单杰
关键词:小麦;倒春寒;播种期;冻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