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低海拔马铃薯种薯本地化繁育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索海翠

作者: 索海翠;罗焕明;王丽;刘计涛;李成晨;单建伟;安康;李小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马铃薯;原原种;重量;繁育

期刊名称: 中国马铃薯

ISSN: 1672-3635

年卷期: 2022 年 36 卷 002 期

页码: 129-135

摘要: 冬种马铃薯是广东省特色典型的效益农业,但由于缺乏种薯本地繁种体系,限制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壮大.为探索广东省马铃薯原种繁育采用的原原种最适规格,以不同单薯重的'陇薯7号'和'粤引85-38'原原种为材料,以原种为对照,进行小区试验.结果表明,2个品种原原种生育期至少较原种长9 d,随着原原种单薯重的增加,2个品种出苗率呈现升高的趋势,株高、主茎粗也呈现增加的趋势,晚疫病、早疫病、病毒病等病害的发病率均为0,在T5规格(重量为20~25 g)下2个品种产量最高,其次为T4(重量为15~20 g)和T3(重量为10~15 g),但与对照T6(马铃薯原种切块,重量25~30 g)在产量上均无显著差异('粤引85-38'T5除外).第2年,将2个品种原原种繁育的种薯分别混合播种,以甘肃省种薯基地调运原种为对照,结果发现混合的'陇薯7号'产量较甘肃省种薯基地调运原种增产2.51%,混合'粤引85-38'产量较甘肃省种薯基地调运原种增产0.87%,且田间病毒病和晚疫病发生率在2批种薯间无差异.综合考虑生产投入成本、贮运等因素,提出T3(重量为10~15 g)为繁种的理想重量.研究为广东省低纬度种薯本地化繁育体系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分类号: S532

  • 相关文献

[1]雾培条件下3个马铃薯新品种(系)的农艺性状及其微型种薯的繁育评价. 石达金,吕巨智,唐国荣,李发桥,谭贤杰,闫飞燕. 2024

[2]保持和提高家蚕原原种种性的技术措施. 周顺珍,曾晓英,罗朝斌,岳宣. 2009

[3]马铃薯试管薯无土基质繁育原原种技术规程. 高彦萍,张武,吕和平,吴雁斌,梁宏杰. 2021

[4]遮光处理和喷施叶面肥对春季马铃薯原原种繁育的影响. 刘凌云,卢丽丽,包丽仙,普红梅,李燕山,杨琼芬. 2018

[5]东仓马铃薯脱毒种薯比较试验. 王芳,黄坚,严成其,程林润,沈升法,吴列洪. 2019

[6]不同基质配比对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繁育的影响. 王雪洁,郝永丽,胡海波,高博,刘庆鹏,赵玉山. 2021

[7]马铃薯脱毒原原种高架移动苗床繁殖效益研究. 顾占杰,马玉龙,颉瑞霞,马磊,赵芬,何娟,王富慧. 2021

[8]马铃薯脱毒苗在不同时期移栽对生产原原种产量的影响. 李勇. 2014

[9]马铃薯试管苗大田移栽生产原原种关键技术研究. 胡新元,张荣,国宏,李高峰,齐恩芳,李建武. 2015

[10]马铃薯脱毒原原种栽培基质筛选和栽培技术的研究. 吕典秋,李学湛,何云霞,白艳菊,张儒喜,朱财. 2002

[11]浅析马铃薯原原种繁殖的影响因素. 郝智勇. 2014

[12]马铃薯脱毒原原种高效低成本快速繁育技术的研究 Ⅰ.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工厂化生产. 李学湛,吕典秋,白艳菊,何云霞,张儒喜,朱财. 2001

[13]马铃薯主栽品种原原种网棚生产种植管理初探. 付春江,洪林,李志新,刘卫平. 2014

[14]外源激素及肥料调控对马铃薯雾培原原种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唐梦雪,王克秀,唐铭霞,胡建军,何卫,杨雯婷,郭展,王西瑶. 2022

[15]中药材秸秆基质对马铃薯脱毒苗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张娟宁,师丽丽,张海杰,徐靖岚,刘全亮,石建业,姚乔花,张绪成,韩儆仁. 2023

[16]冷凉地区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繁育技术. 孙慧,江应红,刘易,邢斌德,古丽米拉·热合木土拉. 2023

[17]不同温度下赤霉素与硫脲对马铃薯原原种休眠及芽形态的影响. 胡建军,贾巍巍,王克秀,王西瑶,唐铭霞,黄雪丽,何卫. 2017

[18]马铃薯脱毒苗在不同基质配比条件下生产原原种的产量性状和经济参数. 李勇. 2014

[19]'藏农薯1号'马铃薯脱毒种薯扩繁技术. 祁驰恒,曾钰婷,尼玛卓嘎,许娟妮. 2024

[20]低温贮藏对两个马铃薯品种生理特性的影响. 普红梅,姚春光,李燕山,刘凌云,杨琼芬,白建明.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