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产水稻土改良与管理研究策略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占军

作者: 刘占军;艾超;徐新朋;张倩;吕家珑;周卫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低产水稻土;改良;策略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15 年 21 卷 02 期

页码: 509-51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我国耕地后备资源极端缺乏,改良低产田是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途径。低产水稻土作为低产田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肥力特征及其改良技术研究比较零散,缺乏系统科学的调控管理策略。本文从低产水稻土类型、新的改良研究方法角度,探索可能的技术突破。基于农业部统计数据,因环境条件不良或土壤自身存在障碍因素,全国约有7.67×106hm2低产水稻土。按其主导成因,低产水稻土可分为冷潜型、粘结型、沉板型、毒质型四类。土壤质量评价是低产水稻土研究的重要方面,其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土壤质量动力学法、土壤质量综合评分法、多变量指标克立格法、土壤相对质量评价法,现已发展了基于GIS的区域尺度水稻土质量评价方法,以及基于土壤生物学性状的质量评价方法。低产水稻土改良研究更多关注新技术和新方法,稳定性同位素探针技术、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和固相交叉极化魔角自旋13C核磁共振(CPMS13C-NMR)波谱技术的应用,将土壤有机碳的微团聚体分布、腐殖质的转化及其与土壤矿物结合机制深入到微观水平;同时高通量测序、土壤宏基因组学、宏转录组学等方法将相关研究推向分子水平。低产水稻土改良与管理的技术主要涉及到冷潜型、粘结型、沉板型、毒质型四大类低产水稻土的改良技术,基于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推荐施肥方法是水稻土养分管理方法的重要发展方向。1)在低产水稻土质量评价方面,未来要结合不同低产类型的障碍因素开展个性化的土壤质量评价,如白土的质地和耕层厚度,加强引入土壤生物学指标进行土壤质量评价研究。2)在低产水稻土改良方面,要研究稻田障碍层次的形成机理与调控途径;研究其他低产类型如新垦水稻土、盐渍化水稻土、石灰化水稻土和污染水稻土的改良技术;研究长期改良措施对不同粒级团聚体腐殖质结构、酶类、微生物多样性和功能基因的影响。3)在低产水稻土管理方面,着重研究秸秆还田技术、推荐施肥技术、抗逆品种技术、群体控制技术。

分类号: S156.93

  • 相关文献

[1]中国低产田状况及改良策略. 曾希柏,张佳宝,魏朝富,宇万太,黄道友,徐明岗,徐建明. 2014

[2]五原县盐碱化耕地改良技术研究. 王勇,杨柳青,妥德宝,靳存旺,闫红,温晓亮,李二珍,李寿强. 2015

[3]60CoΥ射线辐照改良兰娜型花生的性状选择. 李正超,邱庆树. 1998

[4]黔西县耕地利用与改良. 吴清英,童倩倩,孙长青,李莉婕,黎瑞君. 2013

[5]福建省草业科学的讨论. 董晓宁. 1999

[6]天然草地改良技术研究. 张明均,文克俭,熊先勤. 2011

[7]蒙古牛改良与肉牛育种规划. 王峰,田春英,荣威恒. 2004

[8]冷浸田改良及水稻少耕法栽培技术. 崔宏浩,陈正刚,张钦,朱青,李剑,卢松,张德平,古雁宾. 2014

[9]玉米Tuxpeno和Suwan种质的改良研究. 陈泽辉,祝云芳,王安贵,郭向阳,邬成. 2010

[10]天然草地改良技术研究. 张明均,文克俭,熊先勤. 2011

[11]新建茶园土壤pH改良技术——以豫北卢仝茶园为例. 赵兴华,燕树锋,刘海芳,贾永贵. 2016

[12]甘蓝型油菜双低萝卜质不育恢复系快速改良技术研究. 文雁成,张书芬,王建平,朱家成,何俊平,蔡东芳,曹金华,赵磊,王东国. 2016

[13]杂交油菜制种提高母本结实率的研究Ⅲ不育亲本结实性的选育与改良. 侯燕. 2005

[14]含CIMMYT种质的改良系的改良效果研究. 高明波,孙艳杰,金益,董玲,于天江. 2010

[15]不同改良措施对退化羊草草地的影响. 王多伽,高阳,徐安凯,王志锋,于洪柱,任伟. 2015

[16]江苏省丰县果园土壤状况调查及改良对策. 陈卫平,渠慎春,俞明亮,章镇. 2005

[17]波尔山羊对徐淮山羊改良效果研究. 杨智青,丁海荣,陈应江,陈长宽,徐文华. 2007

[18]弗莱维赫牛改良荷斯坦牛抗逆性研究. 傅春泉,姜俊芳,何英俊. 2015

[19]肋脉野豌豆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 孙海莲,阿拉塔,郭轶杰,成立昕. 2010

[20]盐碱地改良利用技术研究. 罗以筛.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