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r1基因在四个小麦骨干亲本衍生系中的分布及选择效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新春

作者: 赖运平;刘仙俊;李俊;袁金娥;万洪深;冯宗云;杨武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Lr1;衍生系;骨干亲本;Puccinia triticina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14 年 34 卷 05 期

页码: 25-3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解Lr1基因在小麦育种中的利用情况,通过PCR分子标记技术检测了小麦抗叶锈病基因Lr1在小麦骨干亲本南大2419、阿夫、燕大1817和碧蚂4号及其328个衍生品种中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Lr1基因在4个骨干亲本衍生品种中的频率为:燕大1817(80.0%)>阿夫(78.1%)>南大2419(54.3%)>碧蚂4号(32.4%);Lr1基因在各个亲本衍生后代的最高频率分别是:阿夫子三代90.0%,燕大1817子三代100.0%,南大2419子五代100.0%,碧蚂4号子三代45.0%。Lr1基因的分布频率呈现出从冬小麦区到春小麦区上升的趋势。研究表明骨干亲本的选用更注重其综合性状而非是否含有Lr1基因,环境条件、亲本和杂交方式的选择及其相互作用影响了Lr1基因在骨干亲本衍生品种中的分布形势,其基因的表现型可能与选择牵连效应有关。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春化基因VRN-1在骨干亲本南大2419衍生系中的分布. 张阳,李俊,魏会廷. 2009

[2]京411及其衍生系苗期氮和磷利用效率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 李法计,肖永贵,金松灿,夏先春,陈新民,汪洪,何中虎. 2015

[3]小麦骨干亲本碧蚂4号及其姊妹系遗传差异分析. 王庆专,袁园园,崔法,赵春华,杜斌,张景涛,王洪刚. 2009

[4]小麦骨干亲本阿夫衍生系赤霉病抗性的关联分析. 付必胜,付黎明,吴燕,张巧凤,吴小有,蔡瑾,吴纪中,蔡士宾. 2018

[5]1996-2015年江苏省淮南麦区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吕国锋,范金平,高德荣,张勇,陆成彬,张晓祥,王慧,刘业宇,吴素兰,张伯桥. 2018

[6]利用SSR标记探讨骨干亲本欧柔在衍生品种的遗传. 李小军,徐鑫,刘伟华,李秀全,李立会. 2009

[7]基于SSR标记的小麦骨干亲本育种重要性研究. 盖红梅,王兰芬,游光霞,郝晨阳,董玉琛,张学勇. 2009

[8]云南小麦骨干亲本种子休眠性筛选. 程加省,王志龙,杨金华,王志伟,乔祥梅,程耿,胡银星,于亚雄. 2017

[9]近年来山东省小麦育种骨干亲本材料品质特性鉴评. 刘爱峰,程敦公,李豪圣,宋健民,刘建军. 2010

[10]蚂蚱麦×碧玉麦杂交F_2代部分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 杜希朋,闫媛媛,刘伟华,高爱农,张锦鹏,李秀全,杨欣明,车永和,郭小敏. 2011

[11]小麦骨干亲本碧蚂4号系谱品种HMW-GS组成分析. 徐鑫,李小军,李秀全,杨欣明,刘伟华,高爱农,李立会. 2010

[12]小麦骨干亲本"洛夫林10号"1BL/1RS在衍生品种中的遗传分析. 徐鑫,李小军,李秀全,杨欣明,刘伟华,高爱农,李立会. 2010

[13]小麦骨干亲本临汾5064单元型区段的遗传解析. 乔玲,刘成,郑兴卫,赵佳佳,尚保华,马小飞,乔麟轶,盖红梅,姬虎太,刘建军,张建诚,郑军. 2018

[14]山西省农科院谷子研究所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 张俊灵,孙美荣,张东旭,李岩华,申书珍,宋秀珍. 2011

[15]蚂蚱麦和小白麦衍生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白彦明,李龙,王绘艳,柳玉平,王景一,毛新国,昌小平,孙黛珍,景蕊莲. 2019

[16]我国粮食安全框架下种质资源价值评估探析——以改革开放以来小麦种质资源利用为例. 刘旭,王秀东,陈孝. 2008

[17]小麦骨干亲本及衍生后代对禾谷缢管蚜的抗性. 李俊,汤永禄,吴春,向运佳,李朝苏,杨武云. 2016

[18]小麦骨干亲本“洛夫林10号”1BL/1RS在衍生品种中的遗传分析. 徐鑫,李小军,李秀全,杨欣明,刘伟华,高爱农,李立会. 2010

[19]小麦大面积种植品种与骨干亲本的遗传差异解析. 徐鑫,李小军,高爱农,李立会. 2014

[20]高支链淀粉玉米的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研究. 谢孝颐,薛林,陆虎华,陈国清,谢莉敏,陆冬梅.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