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麻壳针孢生物学特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冉阳露

作者: 冉阳露;蓝艳茹;王莉;段廷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罗布麻;斑枯病;壳针孢;生物学特性;菌丝生长

期刊名称: 草业科学

ISSN: 1001-0629

年卷期: 2022 年 39 卷 008 期

页码: 1587-159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罗布麻斑枯病(Septoria apocyni)是一种严重危害罗布麻(Apocynum venetum)产量和品质的真菌病害,主要危害罗布麻叶片与茎秆,初期叶片形成轮纹状病斑,后期危害茎秆,严重时病斑连接,罗布麻呈烧焦状枯死.本文系统研究了分离自甘肃(GS)和新疆(XJ)罗布麻叶斑病的2株罗布麻壳针孢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分析不同培养基、酸碱度、温度、光照对菌落生长的影响,筛选罗布麻壳针孢菌的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GS菌株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上生长的最好,XJ菌株在10%罗布麻汁液+PDA培养基上生长的最好;该菌在供试的7种培养基上均未产孢;菌落在10~30℃内均能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5℃;在pH 4~10内均能生长,最适生长pH为5~5.5;光暗交替条件下生长最好.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该病害提供了依据.

分类号: S435.63

  • 相关文献

[1]罗布麻的研究现状与开发利用. 麻浩,郁崇文,粟建光,肖浪涛,温新惠,王晋,崔国贤. 2017

[2]生防长枝木霉菌株T05生物学特性. 池玉杰,伊洪伟,刘雷. 2016

[3]天达V901草菇菌丝生长条件的筛选与优化. 曲玲,任海霞,任鹏飞,万鲁长,单洪涛,李瑾,韩建东. 2012

[4]俄罗斯木霉菌株GAU 1-X-2的生物学特性. 郭成,张新瑞,张军高,李敏权,徐生军,王天玉. 2016

[5]枣树干腐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赵晓军,周建波,任璐. 2011

[6]花生网斑病病原菌分离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许欣然,张新友,汤丰收,燕照玲,王东国,黄冰艳,董文召,杜培,苗利娟. 2014

[7]生防木霉菌T41菌株生物学特性研究. 朱茂山,关天舒,蔡大旺,蔡忠杰. 2008

[8]芹菜斑枯病研究概述. 朱鑫,高国训,王萱. 2011

[9]云南粗茎秦艽斑枯病病原鉴定. 马维思,杨丽英,王馨,董志渊,李林玉,李绍平,严世武,杨斌. 2016

[10]广西猫豆主要病害种类调查及病原鉴定. 付岗,蒋妮,刘威,胡凤云. 2013

[11]防风斑枯病的发生规律及杀菌剂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关一鸣,王英平,吴连举,孔详义. 2010

[12]李宝聚博士诊病手记(八十五)芹菜链格孢叶斑病的鉴定与防治. 宋加伟,王莹莹,石延霞,李宝聚. 2015

[13]大棚芹菜晚疫病防治. 王一惠. 2005

[14]保护地蔬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讲座 第二讲 保护地芹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李宝栋. 1996

[15]内蒙古罗布麻种子形态观察和发芽试验研究. 张悦,刘燕,陈立宇,史有国,张旭,贺志英,刘哲懿,刘建国. 2015

[16]罗布麻查尔酮合成酶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李苗,李国旗. 2015

[17]K~+对盐胁迫下罗布麻生长及离子吸收分配的效应. 夏曾润,王沛东,贾文,未丽,米莉,王锁民. 2014

[18]罗布麻总RNA提取方法比较研究. 李苗,李国旗. 2014

[19]罗布麻主要病害发生与生态条件初步分析. 肖正春,孟繁杰,高鹏,张广伦. 2014

[20]罗布麻对逆境环境的适应机理及研究进展. 蓝艳茹,高鹏,段廷玉,刘起棠,黄锦凤.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