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季稻+西兰花"水旱轮作模式增产增效栽培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旭辉

作者: 王旭辉;施通武;徐强强;虞鹏程;向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旱轮作;西兰花;早稻;晚稻;产量;收益

期刊名称: 中国稻米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5 期

页码: 140-142

摘要: 在温光资源适宜地区,因地制宜开展"早晚稻+西兰花"水旱轮作栽培技术研究,旨在探究在保证粮食生产条件下提高稻田周年生产效益的途径。试验对比了"双季稻+冬闲""双季稻+西兰花"两种模式水稻产量、水稻季氮肥偏生产力以及稻田周年生产效益。结果表明,"双季稻+西兰花"模式可以显著提高连作早稻产量、早稻季氮肥偏生产力,降低早稻季肥料投入成本,大幅度提高稻田周年生产效益。"双季稻+西兰花"水旱轮作是实现双季稻绿色节本增效可持续发展的栽培技术。

分类号: S635.3%S511.42

  • 相关文献

[1]前季施肥对玉-稻轮作养分吸收及土壤养分表观平衡的影响. 袁国印,何俊欧,陈文,王丹,葛均筑,李萍,展茗,赵明. 2018

[2]行株距配置对超高产早晚稻产量的影响. 林洪鑫,潘晓华,石庆华,彭春瑞,吴建富,雷享亮. 2011

[3]减量化肥配施紫云英绿肥对早稻种植效益及晚稻后效的影响. 詹鹏,黄琳,李培根,周剑雄. 2020

[4]超级稻桂两优2号在广西多个生态点作早晚稻种植的产量差异分析. 梁天锋,唐茂艳,陈雷,张晓丽,陈仁天,陈彩虹,李炜,吕荣华. 2014

[5]减施化肥条件下翻压不同量紫云英对双季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李双来,李登荣,胡诚,乔艳,李四斌,陈云峰. 2012

[6]不同秧龄对双季稻早衰的影响研究. 龙丘陵,李祖章,刘光荣,孙刚,杨忠保. 2006

[7]施氮水平对“油-稻-稻”模式作物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莫菁华,王振,陶玉池,侯文峰,周洁. 2015

[8]配方肥对早、晚稻的茎蘖动态、养分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袁嫚嫚,邬刚,李若清,李志,孙义祥. 2015

[9]水稻的氮磷钾养分吸收特性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邹长明,秦道珠,徐明岗,申华平,王伯仁. 2002

[10]湖南省稻种资源性性分析. . 2000

[11]海南水稻集成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符策强,孟卫东,云勇. 2011

[12]“稻鸭共生”养分归还特征及水稻植株对氮、磷的吸收. . 2012

[13]长期不同施肥对红壤性水稻土磷素及水稻磷营养的影响. 吕真真,刘秀梅,侯红乾,冀建华,蓝贤瑾,冯兆滨,刘益仁. 2019

[14]超级稻特优582在广西不同生态区的生产适应性. 陈仁天,梁天锋,陈雷,周萌,吕荣华,王强,唐茂艳. 2014

[15]4种炭基复合改良剂可不同程度地降低糙米Cd富集. 魏岚,邱超才,黄连喜,李翔,黄庆,郑小东,林启美,刘忠珍,陈伟盛. 2023

[16]稻田控释氮肥的施用效果与合理施用技术. 徐明岗,孙小凤,邹长明,秦道珠,八木一行,宝川靖和. 2005

[17]控释氮肥对双季水稻生长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徐明岗,李菊梅,李冬初,丛日环,秦道珠,申华平. 2009

[18]不同钾肥用量对大葱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杨果,崔荣宗,李彦,董晓霞,魏建林. 2008

[19]不同种植密度和整枝留果方式对设施小果型西瓜大小、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林闯,刘璐,范燕山,许文钊,孙玉东,罗德旭,赵建锋. 2023

[20]施肥量对二棱青稞"陇青1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杨万年,包奇军,赵锋,柳小宁,张华瑜,王正凤,牛小霞,潘永东.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