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胸腺肽和干扰素融合蛋白的重组乳酸乳球菌作为鸡新城疫病毒活疫苗免疫佐剂的初步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胡洪娇

作者: 胡洪娇;王贺;刘增琪;崔子扬;胡馨匀;崔红玉;王云峰;何高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滴鼻佐剂;胸腺肽;干扰素;重组乳酸乳球菌;免疫增强剂

期刊名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ISSN: 1008-0589

年卷期: 2024 年 46 卷 004 期

页码: 392-40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评估以滴鼻方式免疫表达鸡胸腺肽和鸡干扰素融合蛋白的重组乳酸乳球菌能否作为新城疫病毒(NDV)活疫苗的免疫佐剂及对其免疫效力的影响,本研究以表达鸡胸腺肽和鸡γ干扰素融合蛋白(cTα1-cIFN-γ,后简写为Tα1-IFN)的重组乳酸乳球菌(Tα1-IFN/r-L. lactis)与NDV活疫苗混合后(Tα1-IFN/r-L. lactis+NDV活疫苗)滴鼻免疫14日龄SPF鸡,同时设NDV活疫苗组、L. lactis+NDV活疫苗组及PBS阴性对照组。分别于免疫后不同时间(3 d、7 d、14 d、21 d、28 d)采血,于免疫后14 d、21 d、28 d分别检测各组鸡血清中的HI抗体效价;采用间接ELISA测定免疫后3 d、7 d及14 d各组鸡血清中主要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分离各组鸡免疫后21 d及28 d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和外周血白细胞,分别通过CCK-8法检测各组鸡PBMC和白细胞中抗原递呈细胞(APC)的增殖活性。HI抗体检结果显示,分别在免疫后14 d、21 d,Tα1-IFN/r-L. lactis+NDV活疫苗组鸡的NDV HI抗体效价与NDV活疫苗组以及L. lactis+NDV活疫苗组均无显著差异;但免疫后28 d,该组鸡血清中的NDV HI抗体效价极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0.0001)。细胞因子检测结果显示,在免疫后各时间点Tα1-IFN/r-L. lactis+NDV活疫苗组鸡血清中IFN-γ及IL-2 (Th1型细胞因子)和IL-4 (Th2型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基本均显著或者均极显著高于NDV活疫苗组、L. lactis+NDV活疫苗组及阴性对照组(14 d的IL4除外)。Tα1-IFN/r-L. lactis+NDV活疫苗组鸡血清中IL-1β (促炎因子)和IL-10 (抗炎因子)的分泌水平在免疫后3 d、7 d、14 d均极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001)。细胞增殖活性的检测结果显示,免疫后21 d和28 d,Tα1-IFN/r-L. lactis+NDV活疫苗组鸡PBMC的增殖活性均极显著高于其余各组;免疫后28 d,该组鸡PBMC的增殖活性均极显著高于L. lactis+NDV活疫苗组和阴性对照组(P<0.0001),但与NDV活疫苗组差异不显著(P>0.05);免疫后21 d和28 d,Tα1-IFN/r-L. lactis+NDV活疫苗组鸡外周血白细胞中APC的增殖活性均极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001);免疫后28 d,该组鸡白细胞中APC的增殖活性极显著高于NDV活疫苗组(P<0.01),但与L. lactis+NDV活疫苗组和阴性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采用表达Tα1-IFN的重组乳酸乳球菌与NDV活疫苗同时滴鼻免疫SPF鸡后,可诱导其产生较高水平的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反应,增强SPF鸡免疫系统的应答能力,同时又能维持鸡体内的免疫稳态。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有潜力的免疫佐剂,为新型免疫佐剂的开发提供了重要实验数据及参考依据。

分类号: S852.4

  • 相关文献

[1]口服表达胸腺肽和鸡干扰素融合蛋白的重组乳酸乳球菌对鸡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 刘增琪,王贺,胡洪娇,崔子扬,邱宇,张素华,崔红玉,王云峰,何高明. 2023

[2]胸腺肽基因对樱桃番茄的遗传转化. 张丽华,程智慧,陈杭,钟辉,李霞. 2004

[3]人乳铁蛋白及胸腺肽融合基因在生菜中表达的研究. 孟志刚,张锐,刘东军,闫喜中,耿清山,郭三堆. 2005

[4]表达副鸡禽杆菌外膜蛋白的重组乳酸乳球菌的构建及其免疫原性研究. 梅晨,李淑芳,孙爱华,龚玉梅,王宏俊. 2018

[5]表达鸡IL-12重组乳酸乳球菌的构建及其生物学活性检测. 刘琳琳,宋雨心,王文骞,潘青,祁小乐,高玉龙,刘长军,张艳萍,李凯,高立,王永强,王笑梅,崔红玉. 2017

[6]正交试验法在优化重组乳酸乳球菌诱导表达中的应用研究. 张园,王文骞,宋雨心,王婷婷,刘琳琳,崔红玉,何高明. 2019

[7]犬干扰素的基因工程研究与应用. 郭佳宏,廖学文,姚惠娟,樊生超,缪德年. 2013

[8]PEDV编码蛋白拮抗宿主天然免疫的研究进展. 宋海鑫,丁芳艺,梁荣,苗晋锋,卢宇,刘永杰,张金秋. 2021

[9]花鲈ISG15基因cDNA序列的克隆及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胁迫下表达谱分析. 刘勇,闫路路,文国樑,范嗣刚,张雅晴,赵超,王鹏飞,邱丽华,乔秀亭. 2021

[10]鸟苷酸结合蛋白家族的研究进展. 高真贞,景志忠. 2019

[11]小反刍兽疫病毒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刘振东,孙跃峰,朵红,窦永喜. 2023

[12]RIG-Ⅰ样受体信号传导通路与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盛晓丹,黄迪海,郭卉,刘霞,秦卓明. 2020

[13]干扰素刺激基因的抗病毒机制. 白思宇,杨倩,仇华吉. 2018

[14]北极狐、貉、犬IFN-基因克隆及表达. 李紫仟,廉士珍,胡博,张蕾,朱言柱,李滋睿,李伟,白雪,张海玲. 2020

[15]中药鸡痢散诱生干扰素的实验. 孟聚诚,党萍,高芳,梁纪兰,李广林,樊斌堂,张为民. 1993

[16]I型干扰素在犬类疾病病原学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胡文,冯珣,张宝宝,闫志伟,徐玉生,刘永生. 2019

[17]北极狐、貉、犬IFN-β基因克隆及表达. 李紫仟,廉士珍,胡博,张蕾,朱言柱,李滋睿,李伟,白雪,张海玲. 2020

[18]过表达JMJD6基因的293T细胞系的构建及对水疱性口炎病毒增殖效率的评价. 黄梦瑶,杨帆,杨洋,邵文华,王家丽,吕岳芹,赵晓义,陈治彤,曹伟军,张伟,郑海学. 2024

[19]重组猪干扰素α的真核表达纯化及其单克隆抗体制备. 孙波涛,张涛清,孙冰洁,王常英,李亚军,杨锐,秦晓东,冷青文,郑海学. 2023

[20]细胞因子佐剂研究进展. 李世芳,刘泽众,常惠芸.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