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品种慢叶锈性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薛保国

作者: 薛保国;何家泌;王锡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叶锈病;慢叶锈性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1991 年 6 卷 01 期

页码: 35-42

摘要: 小麦慢叶锈品种具有侵染率低、潜伏期长、孢子堆小、产孢量少、严重度低、病害进展曲线下面积小和病害虽流行但产量损失不显著等特点.潜伏期和扬花期平均病害严重度与产量损失的关系最密切,因此测定某一小麦品种的潜伏期(x_1)和平均病害严重度(x_2)(田间感病对照品种发病达50%或95%时),可以作为衡量该品种慢(快)叶锈性的两个指标和选种的依据.用y=94.67-3.10x_1+0.51x_2估测由叶锈造成的小区产量损失(y)有一定可靠性(R=0.96).用聚类分析法把供试品种分为慢锈、中慢、中快和快锈品种类型.苗期和成株期慢叶锈性有一定的吻合性.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122份小麦品种(系)抗叶锈病基因Lr26、Lr34、Lr38分子标记检测. 隋建枢,王化陆,辛智海,王伟,陈天青,何庆才. 2016

[2]小麦MITE扩增体系的建立. 谢欢,杨文香,彭巧慧,赵丽娟,刘力伟,张娜,刘大群. 2014

[3]小麦种质资源抗叶锈性鉴定初步研究. 王剑雄. 1991

[4]不同杀菌剂对小麦叶锈病和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比较. 范志业,曹永周,沈海龙,陈莉,侯艳红,徐飞,陈琦,刘迪,李雷雷,李世民,孙炳剑. 2020

[5]不同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和叶锈病的防治效果. 孙海燕,原征,疏燕,张兴,张爱香,陈怀谷. 2021

[6]小麦抗叶锈病基因Lr9的分子标记及其检测. 刘子记,梁永,朱婕,李根桥,杨作民,孙其信,刘志勇. 2013

[7]粗山羊草Y192中抗叶锈基因LrY192的SSR定位. 胡亚亚,冯丽娜,冀红柳,孙一,张娜. 2011

[8]甘肃36个小麦生产品种抗叶锈病基因分析及成株期抗性评价. 黄瑾,金社林,曹世勤,贾秋珍,骆惠生,张勃,孙振宇,王晓明. 2020

[9]果麦间作模式下小麦叶锈病田间消长规律及药剂防治试验. 高海峰,王锁牢,努尔孜亚·亚力买买提,高永红,张宏芝,李广阔. 2015

[10]BION诱导小麦幼苗抗叶锈病研究. 刘太国,黄云,程登发,陈万权. 2006

[11]氯化钾对冬小麦生长及叶锈病的影响. 张笃军,王宏庭,原宗英,于志勇,赵萍萍. 2016

[12]小麦叶锈病抗性基因在山西的有效性研究. 原宗英,武英鹏,李艳芳. 2004

[13]2011-2012年度中国六省小麦叶锈菌群体毒性分析. 刘太国,高利,刘博,陈万权. 2015

[14]6种杀菌剂对小麦叶锈病的防治效果. 杨共强,宋玉立,何文兰. 2007

[15]不同杀菌剂对小麦叶锈病的防治效果. 刘太国,刘博,高利,李宁静,朱映峰,刘立新,陈万权. 2016

[16]小麦叶锈病成株抗性研究进展与展望. 张小辉,畅志坚,乔麟轶,郭慧娟,詹海仙,李欣,任永康,张晓军. 2016

[17]小麦叶锈菌SRAP标记体系的优化与验证. 陈万权,郄彦敏,蔺瑞明,徐世昌. 2009

[18]31个小麦品种(系)抗叶锈性分析. 安哲,卢占芳,张涛,李建嫄,刘鹏,张瑞丰,杨文香,刘大群. 2018

[19]小麦近等基因系TcLr19中TaABCF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苑莹,胡亚亚,李建嫄,杨文香,刘大群. 2017

[20]小麦叶锈菌效应蛋白Pt18906激发TcLr27+31的双层防御反应. 齐悦,吕峻元,张悦,韦杰,张娜,杨文香,刘大群.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