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菌核病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淼泠

作者: 杨淼泠;张维;韦秋合;施李鸣;国圆;张克诚;葛蓓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核盘菌;致病机理;抗病育种;综合防治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27 期

页码: 90-99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由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Lib.) de Bary)引起的大豆菌核病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重要病害,严重威胁大豆产业的安全生产和发展。为了更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大豆菌核病的发生和发展,本文归纳了大豆菌核病的病原生物学特性、病害循环、致病机理、抗病育种以及综合防治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指出了深入挖掘优良抗性资源并探究大豆-核盘菌的互作机制,为后期开发高效的综合防治技术奠定基础。

分类号: S435.651

  • 相关文献

[1]油菜BnERF56基因通过乙烯和水杨酸信号途径调控对多种腐生真菌的抗性. 汪承刚,黄军艳,董彩华,刘胜毅. 2010

[2]瓜类作物抗蔓枯病研究进展. 徐彦刚,羊杏平,李良俊. 2020

[3]马铃薯疮痂病危害及其防治研究进展. 庞泽,田国奎,王海艳,李凤云,潘阳,丁凯鑫,李明雪,王立春. 2023

[4]甘蔗黑穗病及其防治研究进展. 宋修鹏,魏春燕,张小秋,黄伟华,颜梅新. 2019

[5]葡萄炭疽病研究进展. 刘梅,张玮,周莹,严红,乔广行,黄金宝. 2014

[6]茄科主要经济作物青枯病抗性育种研究进展及综合防治. 赵家昱,尹延旭,李宁,王飞,姚明华,焦春海. 2015

[7]辣椒疫病的发生、危害及其防治研究进展. 易图永,谢丙炎,张宝玺,高必达. 2002

[8]核盘菌对大豆致病力差异与抗氧化酶系统酶活性的关系. 李易初,石凤梅,马立功,刘佳,孟庆林. 2021

[9]转盾壳霉Cmoxdc1基因增强大豆对菌核病抗性的研究. 杨静,赵倩倩,牛陆,张原宇,王义生,李海云,邢国杰,杨向东. 2020

[10]实验室自繁大豆菌核萌发影响因素研究. 李易初,孟庆林,石凤梅,马立功,刘佳,苏保华,于良斌. 2024

[11]黑龙江省大豆菌核病菌生长特性及菌丝体亲和型测定. 张吉清,张学雷,肖炎农,王晓鸣,朱振东. 2013

[12]武夷菌素防治大豆菌核病的作用机制. 杨淼泠,谢家贝,鲁妍璇,施李鸣,张克诚,葛蓓孛. 2022

[13]大豆品种Maple Arrow耐菌核病生化机制. 吕春梅,赵月,赵雪,王强,孟宪新,魏淑红,韩英鹏,李文滨,张俊华. 2014

[14]东北黑土区核盘菌对大豆寄主的破坏性研究. 张军政,杨谦,魏丹,杨雷,张喜林,陈雪莉. 2008

[15]我国大豆孢囊线早抗源筛选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崔文馥. 1998

[16]大豆抗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新品种的选育研究. 赵荣娟,王岚,颜清上,陈品三,李强. 2002

[17]大豆抗花叶病毒病研究进展. 董志敏,刘佳,衣志刚. 2009

[18]大豆孢囊线虫病研究进展及其抗病育种展望. 张军,杨庆凯,王慧捷,王长坤. 2002

[19]植物抗病基因工程育种策略及其在大豆上的应用. 韩阳,曹永强,赖冰冰. 2009

[20]安徽省大豆主要虫害的识别与防治. 江懿.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