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草莓品种(系)果实特征香气成分比较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娟

作者: 王娟;孙瑞;王桂霞;常琳琳;孙健;钟传飞;董静;张运涛;Detlef.ULRICH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草莓(Fragaria×ananassa Duch.);香味分析;搅拌棒吸附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PCA

期刊名称: 果树学报

ISSN: 1009-9980

年卷期: 2018 年 08 期

页码: 967-97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以8个不同的草莓品种(系)为试材,分析草莓果实香气成分特点和差异,探索影响草莓香气的主要挥发性物质,为品质特性研究和香味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感官分析和浸入式搅拌棒吸附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Imm-SBSE-GC-q MS),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对供试草莓品种(系)的香气成分进行检测鉴定和比较分析。【结果】8个草莓品种(系)中共检测出挥发性物质46种,其中共有成分23种,γ-癸内酯在‘京桃香’中相对浓度最高,达259.25。2,5-二甲基-4-甲氧基-3(2H)-呋喃酮(DMMF)和沉香醇是构成‘玫瑰公主’(10-30-47)中香气的主成分。‘白雪公主-15’(w74-15)和‘白雪公主-6’(w74-6)的菠萝香气由独有成分2-甲基丁酸甲酯和特征香气物质丁酸甲酯、乙酸苄酯、丁酸乙酯、己酸甲酯、己酸乙酯、(E)-2-己烯醛、DMMF等共同作用形成。【结论】γ-癸内酯、丁酸甲酯、丁酸乙酯、己酸甲酯、DMMF、沉香醇、(E)-2-己烯醛是供试草莓品种(系)的主要特征香气物质。γ-癸内酯对‘京桃香’桃香味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

分类号: S668.4

  • 相关文献

[1]土壤消毒与土壤活化技术在保护地草莓中的应用. 杨向黎,岳凤荣,陈燕,任跃全,夏永香,丁兆龙. 2016

[2]海洋生境刀鲚菌群PCR-DGGE指纹图谱构建及分析. 聂志娟,徐钢春,程起群,杜富宽,张勇,顾若波. 2014

[3]电子鼻在天然苹果香精检测标准建立中的应用研究. 陈晓明,李淑芳,马明辉,曲昆生,倪元颖. 2007

[4]基于HS-SPME-GC-MS代谢组学技术分析不同系列白酒特征性化合物. 田宏,熊月丰,包斌,陈山乔,吴文惠. 2017

[5]毛乌素沙地丘间低地植物群落分类与排序. 朱媛君,张璞进,邢娜,闫颖超,清华,赵利清. 2016

[6]GC-MS结合电子鼻分析甜瓜籽油挥发性风味成分. 吴忠红,谭慧林,赵雅霞,张健,孔建军,过利敏,吴斌,周琦. 2020

[7]崇明老白酒产地溯源判别. 刘星,张其才,姚春霞,宋卫国. 2020

[8]不同品种毛豆脆粒挥发性物质组成及差异分析. 姜晓青,宋江峰,李大婧,刘春泉. 2014

[9]基于电子舌与SPME-GC-MS技术的芒果风味物质的比较分析. 张浩,安可婧,徐玉娟,余元善,吴继军,肖更生. 2018

[10]吉农糯系列玉米自交系遗传基础. 王薪淇,周旭东,周德龙,郑淑波,高嵩,董亚琳,路明. 2020

[11]新疆地震断裂带次生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 林青,曾军,马晶,王重,张涛,李珊,娄恺. 2011

[12]亚临界提取甜瓜籽油风味与脂肪酸关系分析. 吴忠红,裴龙英,张健,姜璐熙,孔建军,杜鹃,吴斌. 2021

[13]青海省东部地区马铃薯田培土前后杂草群落组成的比较分析. 侯璐,魏有海,郭良芝,郭青云,翁华. 2021

[14]24份芦笋种质的ISSR分析. 代真真,江程记,杨峰,高建明,陈河龙,郑金龙,易克贤. 2012

[15]不同提取方法与GC-MS进样方式对柚皮精油挥发性成分分析结果的影响. 张浩,安可婧,傅曼琴,余元善,吴继军,徐玉娟. 2019

[16]基于电子舌与SPME-GC-MS技术的芒果风味物质的比较分析. 张浩,安可婧,徐玉娟,余元善,吴继军,肖更生. 2018

[17]‘黄花’及其芽变‘绿黄花’梨成熟期果皮代谢物鉴定与比较分析. 李浩男,王宏,贾晓东,吕照清,蔡斌华. 2015

[18]兰州百合品质与气候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卢堃,林玉红.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