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小麦品种叶面积、叶绿素相对质量分数、根系性状及产量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志伟

作者: 王志伟;乔祥梅;程加省;宗兴梅;丁礼云;和立宣;杨金华;胡银星;程耿;黄锦;于亚雄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叶面积;叶绿素相对质量分数;根;产量

期刊名称: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673-9868

年卷期: 2016 年 38 卷 08 期

页码: 10-1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旨在阐明高海拔生态条件下小麦品种顶二叶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关系,为高产栽培和高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于2013-2014年在云南丽江以云南省主栽的5个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品种顶二叶叶面积、叶绿素SPAD值、根系性状差异及与籽粒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在开花期顶二叶叶面积、开花期和成熟期顶二叶叶绿素SPAD值、根系性状(次生根根数、根长和根干质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倒二叶和顶二叶叶面积与籽粒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但旗叶叶面积与籽粒产量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成熟期旗叶、倒二叶和顶二叶叶绿素SPAD值与籽粒产量分别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开花期、成熟期旗叶和倒二叶叶绿素SPAD值与叶面积的乘积和籽粒产量分别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高海拔生态区次生根根系发达、生育后期顶二叶维持相对较大叶面积和较高叶绿素SPAD值的协调型小麦品种(如云麦53)具有较大增产潜力.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小麦根冠关系的基因型差异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李广敏,关军锋,马春红,刘海龙. 2001

[2]灌浆期干旱胁迫对不同小麦品种的生理性状与根系生长的影响. 薛鑫雨,詹文博,陈新宜,周瑞祥,王永霞,薛瑞丽,李华,汪月霞,李艳. 2024

[3]NO_3~–缓解小麦根部NH_4~+毒性机理. 刘笑,杜琬莹,张云秀,唐成名,李华伟,夏海勇,樊守金,孔令安. 2024

[4]基于规范化研究的小麦空间模型推理系统. 赵春江,吴华瑞,王纪华,黄文江,郝鹏,杜小鸿. 2003

[5]子粒大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 王彩萍,左联忠,赵吉平,许瑛,曹雪萍. 2003

[6]马铃薯根和叶空间分布的品种间差异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邓英毅,岩间和人,实山丰. 2012

[7]微垄膜侧沟播对夏播谷子根系及产量的影响. 夏雪岩,宋世佳,任晓利,刘猛,崔纪菡,赵宇,刘斐,南春梅,李顺国. 2016

[8]水肥一体化技术对鲜食甜糯玉米生长特性与产量的影响. 李文宝,林明月,刘永贤,陆兴伦,阳继辉,石玫莉,农梦玲,曾艳,熊柳梅. 2010

[9]马铃薯蕾期去顶去叶对其产量及淀粉含量的影响. 夏锦慧,吴巧玉,何天久. 2014

[10]不同种植方式下马铃薯的群体结构研究. 何庆才,何昀昆. 2007

[11]水稻冠层光截获与叶面积和产量的关系. 李艳大,汤亮,张玉屏,朱相成,曹卫星,朱艳. 2010

[12]内蒙古阴山北麓区不同土壤改良剂施用效果研究. 贾有余,任永峰,高宇,赵沛义,尹秀兰,李彬,蒙美丽. 2017

[13]吉林省新老大豆品种不同节位叶片光合特性的研究. 朱末,刘晓龙,徐晨,季平,陈思宇,刘鹏,李昳,祁新. 2015

[14]机械化栽培条件下株距对油葵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李积铭,李爱国,贾英全,宋聪敏,刘桂华,徐桂真,李和平. 2019

[15]水分胁迫后复水对冬小麦叶面积的激发作用. 刘晓英,罗远培,石元春. 2001

[16]不同种植模式对水稻生长特性的影响. 谢红梅,朱钟麟,郑家国,姜心绿,卿明福. 2006

[17]除草剂苯磺隆对冬小麦产量指标和叶面积的影响. 谢飒英,谢三刚,宋昱,任文斌. 2009

[18]不同有机肥施用量对喀斯特山地有机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杨志,郑桂维,孙志燕,黄燕云,杨鑫,叶勇. 2024

[19]马铃薯氮素吸收积累特性与施用技术研究. 林永忠,李小萍,姜照伟,翁定河. 2012

[20]南方酿酒葡萄新品种“凌丰”叶面积回归测算及两茬果叶果比研究. 黄凤珠,李鸿莉,李冬波,徐宁,张瑛,刘红兵,卢江.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