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氮高效基因型及其评价指标的筛选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黄农荣

作者: 黄农荣;钟旭华;郑海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氮素利用率;评价指标;筛选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06 年 22 卷 06 期

页码: 29-34

摘要: 以48份不同水稻基因型为供试材料,研究了它们的氮素吸收和利用率,及其与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水稻基因型在氮素吸收利用率方面间存在明显差异,从现有的材料中可筛选出氮高效基因型。长伦占不论在低氮处理还是高氮处理均表现出氮高效利用特性,为典型的氮高效基因型。此外,还筛选了适于低氮条件种植的广恢128和茉莉占选;适于高氮条件种植的97香、2466和银花占。低氮高效型适合在贫瘠地区种植,而高氮高效型适合在肥沃地区种植。结果表明,水稻氮素利用率与抽穗期及乳熟期倒2、倒3叶的叶绿素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与收获指数、稻谷产量和穗数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它们可作为水稻氮素利用效率的评价指标。但是水稻氮素吸收率与利用率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因此,如何协调二者关系,既能提高稻谷产量和氮素利用率,又减少施氮量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羊肉乳化香肠食用品质关键评价指标筛选. 王琳琛,王振宇,夏安琪,陈丽,张德权. 2013

[2]大蒜耐低氮型品种筛选与评价. 刘灿玉,杨峰,陆信娟,赵永强,张碧薇,史新敏,樊继德. 2022

[3]羊肉食用品质评价指标筛选研究. 杨远剑,张德权,饶伟丽. 2010

[4]钾对不同类型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王强盛,甄若宏,丁艳锋,朱艳,王绍华,曹卫星. 2009

[5]氮肥实时实地管理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何佳芳,肖厚军,黄宪成,周琴,胡德平. 2010

[6]增苗减氮对稻田氮素流失及利用效率的影响. 谷学佳,王玉峰,孙阳,周雪全,曾媛,王军,司洋. 2021

[7]超高温堆肥提高土壤养分有效性和水稻产量的机理. 曹云,黄红英,吴华山,徐跃定,陈应江. 2020

[8]猪粪与氮肥配施对水稻生长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郑网宇,吴园园,张辉,宁运旺,马洪波,汪吉东,张永春,艾玉春. 2019

[9]缓释氮比例对一次性施肥单季晚稻生长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张金萍,陈照明,王强,马军伟,俞巧钢,叶静,马进川,孙万春,潘建清. 2021

[10]不同地力下基蘖肥运筹比例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吸收利用的影响. 范立慧,徐珊珊,侯朋福,薛利红,李刚华,丁艳锋,杨林章. 2016

[11]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红壤稻田氮素形态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李冬初,李菊梅,徐明岗,秦道珠,申华平. 2004

[12]3种酰胺类除草剂与尿素混用的效应及安全性评价. 陈军,柏连阳,李广领. 2006

[13]氮素处理对水稻浙粳22产量形成的影响及其生育后期与叶片光合特性间的关系. 陆艳婷,张小明,黄福灯,叶胜海,李春寿,金庆生. 2013

[14]不同新型肥料对江淮地区水稻生长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吴萍萍,李录久,耿言安,姚文麒. 2019

[15]氮肥运筹对水稻氮代谢及稻田土壤氮素迁移转化的影响. 白志刚,张均华,黄洁,朱练峰,曹小闯,朱春权,钟楚,金千瑜. 2018

[16]稻田干湿交替对水稻氮素利用率的影响与调控研究进展. 钟楚,曹小闯,朱练峰,张均华,禹盛苗,金千瑜. 2016

[17]水稻专用缓释复合配方肥增产效果研究. 诸海焘,朱恩,余廷园,田吉林. 2014

[18]DMPP对水稻产量和氮吸收及氮利用率的影响. 吴子松,黄佳晗,许超,鲁艳红,廖育林,毛小云,曾巧云. 2014

[19]控释肥料氮素释放与水稻吸收动态研究. 唐拴虎,陈建生,徐培智,张发宝,谢春生,杨少海. 2004

[20]不同水分管理对水稻生长与氮素利用的影响. 沈阿林,刘春增,张付申,陈永安,昆忠男. 199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