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作物组织培养对染色体倍性变异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贾春兰

作者: 贾春兰;王纪方;金波

作者机构:

期刊名称: 中国蔬菜

ISSN: 1000-6364

年卷期: 1991 年 1 卷 06 期

页码:

摘要: 近年来由于植物组织培养工作在理论研究和育种实践中的发展,常常需要检查由不同取材来源培养成植株的染色体倍性,以便有效地为育种服务。 在组织培养中,影响染色体变异的有多种因素。本试验主要通过取材来源和培养时间对染色体变异的影响进行研究。 取材来源对染色体 倍性变异的影响 本试验是以花药愈伤组织和胚状体及侧芽为材料,并将它们经组织培养后形成正常植株进行染色的细胞学观察。 一、花药愈伤组织对染色体倍性变异的影响 对白菜花药培养中产生的新鲜愈伤组织,利用铁矾-苏木精染色法,进行了细胞染色体的观察,观察了愈伤组织的203个细胞。结果:同一块愈伤组织在相同培养条件下,染色体倍性的变化比较复杂,有1x、2x、3x、4x不等(大白菜2n=2x=20)。还观察到极少数的非整信性的现象。但2倍体的染色体占的比例较大(见表1)。 将同一块愈伤组织经培养后形成的植株,取其根尖再进行染色体的观察。共鉴定了423条根尖,观察了2035个细胞的染色体,结果可看出(见表2),这些植株根尖染色体变异和愈伤组织倍性变化有相似的结果和规律。关手g一。化w凉③,多&$看着$砍一致,均认为可能与核内有丝分裂、核融合、核内复制,多极有丝分裂,染色体断裂等现象有关,是培养物在培养基中受到多种激素的作用而51起细胞分裂的异常变化所致。 二、胚状体对染色体信性变异的影响 以茄子花药培养经胚状体形成的植株为材料,可以看到胚状体对染色体信性变异的影响。 笔者观察了由胚状体成苗的289株苗的触题&,#十有gl滁》8@w郁,占75.110,而72株为2倍体植株,仅占24.9呢,认为由胚状体形成的植株其单倍体占的比例大。 三、侧芽对染色体倍性变异的影响 以侧芽为材料进行组织培养,可以达到大量繁殖无性繁殖植株,或保存珍贵材料的目的。采用侧芽培养的方法,对培养了一年的甘蓝侧芽植株很尖进行染色体鉴定,结果见表3。 从试验结果看,由侧芽培养后的植株,染色体倍性变异不大,二倍体细胞占绝对优势达97.4qo,这说明培养一年后,在原M倍体水平上将仍保持相当高的稳定性。这正如Amato所说“要保证对无性繁殖重要的遗传性稳定性,唯一方法是以芽的分生组织培养物产生植株”。 我们将由甘蓝侧芽培养的植株,连续几年在田间试种,其生长、结实均正常,性状稳定。 培养时问对染色体 倍性变异的影响 笔者观察了大白菜花药愈伤组织,经同一块愈伤组织成苗的植株根尖染色体,看到延长愈伤组织培养时间,容易引起染色体倍性的变异,随着时间的延长,变异显著增加。郎随培养物培养时间的延长,混倍体的频率和范围也逐步增加,这一观察结果,与国外学者结论是一致的。培养60天的愈伤组织中,混倍体仅占14.28须,而培养104天后则达到48.38q0(表4)。 总之,在组织培养过程中,染色体情性的变异与材料来源、成苗途径和培养时间等因素有关。在花药培养中,经愈伤组织成苗的情性变化很大,并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变异显著,可将这一特点,用于新品种的选育过程中,以增加染色体情性变异的新型材料。而通过胚状体成苗的信性比较稳定,而且单倍体植株占的比例较大,经加倍可形成结合二倍体,可用于育种工作。而以侧芽培养形成比较稳定的倍性植株,可用于大量的无性繁殖和保存原有种质的特性。蔬菜作物组织培养对染色体倍性变异的影响@贾春兰$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王纪方$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金波$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