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农药在烟田烟青虫/棉铃虫防治中的应用效果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郭梅燕

作者: 郭梅燕;陈玉国;王雪芬;李成军;李小杰;邱睿;白静科;王海涛;常剑波;刘东升;王遂发;李淑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生物农药;烟青虫;棉铃虫;田间防效;烤烟

期刊名称: 烟草科技

ISSN: 1002-0861

年卷期: 2020 年 53 卷 007 期

页码: 19-2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明确8种生物农药对烟青虫/棉铃虫的大田防治效果,连续2年开展了田间药效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8种生物农药对烟青虫/棉铃虫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1.0×1011孢子/mL短稳杆菌悬浮剂、0.5%苦参碱水剂、32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施药1次,防效可达到80%以上,连续2次施药后防效均在99%以上;0.3%印楝素乳油、10%多杀霉素悬浮剂、2.0×1010 PIB/mL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1.0×1010 PIB/g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可湿性粉剂、0.5%藜芦碱可溶液剂连续施药2次后防效可达80%以上.进一步研究显示施用8种生物农药2次后烤烟产量和产值均高于清水对照.表明8种生物农药均可应用于烟田烟青虫/棉铃虫防治.

分类号: S476.8

  • 相关文献

[1]600亿PIB/g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水分散粒剂防治烟青虫田间试验研究. 冯振群,卢清,李成军. 2016

[2]苏云金杆菌生物杀虫剂(Bt)对烟青虫、棉铃虫的杀虫效果比较. 徐庆丰,章东方,陈锦绣. 2002

[3]棉铃虫和烟青虫初孵幼虫对植物顶尖嫩叶的偏好性差异. 高尚,杨耀,谷少华,王沫,李显春. 2016

[4]棉铃虫、烟青虫对几种常见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的触角电位反应比较. 李捷,赵飞,李群,牛荣山,李刚. 2000

[5]烟青虫与棉铃虫对寄主植物的选择及适应能力的比较研究. 赵飞,李捷,张京社. 2000

[6]变形孢虫对棉铃虫和烟青虫的毒力及田间防效. 孙传信,王音,黄虹. 1989

[7]5种杀菌剂对稻瘟病的田间防效评价. 王喜刚,郭成瑾,曹淑娟,黄玉峰,张丽荣,沈瑞清. 2021

[8]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混用对花生蛴螬的减药防控效果. 谢明惠,陈浩梁,林璐璐,张光玲,钟永志,倪皖莉,苏卫华. 2020

[9]生防药剂对草莓灰霉病的防治效果. 陈官菊,厉晓腊,方鸣,刘又高,蔡瑞杭,柴一秋. 2022

[10]11种环境友好型杀虫剂对金银花蚜虫的室内和田间效果评价. 安静杰,郭江龙,党志红,高占林,李耀发. 2023

[11]几种生物杀菌剂对桑褐斑病的田间防效及对家蚕的安全性评价. 江秀均,苏振国,杨振国,谢道燕,李克花,柴建萍. 2024

[12]六种生物农药防治加工番茄棉铃虫试验. 韩盛,杨渡,徐万里,孙保成,张云舒,孙肃民,马永尚. 2010

[13]不同剂量Bt悬浮液对辣椒烟青虫的防治效果. 涂祥敏,刘崇政,杨红,赖卫,詹永发,余文中. 2010

[14]高海拔地区反季节辣椒烟青虫无公害防治技术. 李德友,李桂莲,王天文,杨永忠,谢文秀,文林宏,周云. 2007

[15]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防治烟田烟青虫药液最佳使用方案研究. 冯超,张成省,陈雪,周建,王全贞,王凤龙. 2012

[16]两种夜蛾科昆虫卵的超微形态特征对比研究(英文). 董钧锋,宋月芹,张友军. 2011

[17]两种夜蛾科昆虫卵的超微形态特征对比研究(英文). 董钧锋,宋月芹,张友军. 2011

[18]烟青虫高毒力白僵菌菌株筛选及其感菌后体内保护酶活性的变化. 周建云,刘明科,肖丽娜,陈德鑫,任春燕,刁朝强,张国超,汪显群,李茂业. 2017

[19]~(60)Co-γ辐射对烟青虫飞翔和繁殖生物学的影响. 吴孔明,郭予元. 2005

[20]生物农药“力杀死”对烟青虫和烟蚜的药效试验. 侯茂林,王福莲,万方浩.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