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生物炭对华南早稻田CH_4和N_2O排放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孟梦

作者: 孟梦;吕成文;李玉娥;秦晓波;万运帆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生物炭;CH4;N2O;排放通量;排放量;排放强度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气象

ISSN: 1000-6362

年卷期: 2013 年 34 卷 04 期

页码: 396-402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通过田间试验,采用静态箱-气象色谱法研究生物炭添加对华南早稻田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排放的影响。试验设对照(CK),BC1、BC2、BC3(土壤中分别混入5、10、20t·hm-2生物炭)、RS(稻草直接还田)和RI(稻草加腐熟剂还田)6个处理。结果表明,与CK、RS和RI相比,生物炭处理能降低稻田CH4和N2O排放量及排放强度,综合排放强度最低的为BC3处理,值为0.98kgCO2-eq·kg-1。在本实验的处理范围内,生物炭添加量越高,CH4平均排放通量及其季节排放总量越低,最低值分别为22.11mg·m-2·h-1和93.21kg·hm-2;N2O排放通量和季节排放总量则随生物炭添加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最高值分别为285.65μg·m-2·h-1和1.07kg·hm-2,但依然小于对照处理(368.13μg·m-2·h-1和1.13kg·hm-2)。此外,试验发现高用量的生物炭(即BC3)处理水稻产量最高,值为7152.58kg·hm-2。综合分析各处理,BC3对减缓温室效应和稳定水稻生产贡献最大。

分类号: X173

  • 相关文献

[1]宁夏CO_2、CH_4、N_2O温室气体排放量估算及减排措施. 王芳,李友宏,赵天成,陈晨. 2008

[2]洱海流域稻鸭共作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崔荣阳,刘宏斌,毛昆明,毛妍婷,陈安强,雷宝坤. 2019

[3]长期定位双季稻田施用生物炭的温室气体减排生命周期评估. 张卫红,李玉娥,秦晓波,李健陵,万运帆,王斌,高清竹,刘硕. 2018

[4]长期施用有机肥与化肥氮对华北夏玉米N_2O和CO_2排放的影响. 李燕青,唐继伟,车升国,温延臣,孙文彦,赵秉强. 2015

[5]玉米―潮圭系统中氮肥硝化反硝化损失与N2O排放. 丁洪,蔡贵信. 2001

[6]外源硝态氮对典型耕作土壤冻结过程N_2O排放的影响. 陈思,张克强,麻晓越,徐宁彤,姚虎,沈仕洲,王风. 2014

[7]有机物对玉米田排放N_2O的影响. 张海楼,安景文,董环,娄春荣,王秀娟,张鑫. 2012

[8]外源铵态氮对典型耕作土壤冻结过程中N_2O排放的影响. 陈思,张克强,沈仕洲,王风,徐宁彤. 2015

[9]沼液灌溉麦地土壤CO_2和N_2O排放通量变化特征. 沈仕洲,王风,陈思,薛长亮,张克强. 2016

[10]旱作及水作条件下稻田CH_4和N_2O排放的观察研究. 李曼莉,徐阳春,沈其荣,周春霖,黄新宇,殷晓燕,尹金来,Dittert K. 2003

[11]不同稻草还田方式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研究. 伍芬琳,黄风球,李永,孙国峰,胡清,何莹莹,陈阜,杨光立. 2007

[12]种植不同冬季作物对稻田甲烷、氧化亚氮排放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肖小平,孙继民,汤文光,汪柯,李微艳,杨光立. 2014

[13]施用有机肥对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研究进展. 沈仕洲,王风,薛长亮,张克强. 2015

[14]双季稻区冬季覆盖作物残茬还田对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肖小平,汤文光,杨光立. 2011

[15]中国中南部双季稻栽培CH_4和N_2O排放特征及其环境成本评估. 沈建凯,贺治洲,尹明,谢振宇,郑华斌,黄璜. 2014

[16]不同施肥处理下双季稻田CH4和N2O排放的全年观测研究. 石生伟,李玉娥,李明德,万运帆,高清竹,彭华,秦晓波. 2011

[17]不同水旱轮作模式全生命周期温室效应及经济效益评价. 岳骞,吴思远,张岳芳,盛婧,郭智,陈丹艳,汪超,徐向瑞,王鑫,宗焦. 2022

[18]麦秸还田与土壤耕作对稻季CH_4和N_2O排放的影响. 张岳芳,郑建初,陈留根,王子臣,朱普平,盛婧,王亚雷. 2009

[19]双季稻田种植不同冬季作物对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晌. 肖小平,帅细强,汤文光,林叶春,汤海涛,杨光立. 2012

[20]早稻秸秆原位焚烧对红壤晚稻田CH_4和N_2O排放及产量的影响. 李玉娥,李明德,万运帆,彭华,吴海勇.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