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预处理对辣椒花药培养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丁子健

作者: 丁子健;张俊华;吴丽丽;唐晓玲;蒋清清;程纬韬;杨博智;周书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辣椒;花蕾;低温预处理;花药培养;生理指标

期刊名称: 中国蔬菜

ISSN: 1000-6346

年卷期: 2024 年 008 期

页码: 58-6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进一步提高辣椒花药培养效率,以朝天椒XR1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常温(25℃,CK)和低温(0、4、8℃)预处理花蕾对花药培养效率和生理指标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温相比,花蕾经低温预处理后,花药褐化率显著降低,胚状体诱导率显著升高,花药中除MDA含量显著降低外,抗逆物质(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Pro)含量和抗氧化酶(POD、PPO)活性均显著增加。花药褐化率以0℃处理最低,子叶形胚状体诱导率以4℃处理最佳,非子叶形胚状体诱导率以8℃处理最佳。花药中除MDA含量在0℃处理下含量最高外,其余生理指标均在4℃处理下达到最高值。相关性分析表明,花药褐化率与胚状体(子叶形、非子叶形)诱导率呈负相关,与MDA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且相关关系最强,相关系数为-0.967。子叶形胚状体和非子叶形胚状体诱导率均与抗性指标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且相关关系最强,相关系数分别为0.837、0.784。花药培养时仅子叶形胚状体可诱导产生组培苗,以4℃预处理花蕾效果最佳。研究结果可为深入解析低温预处理有利于提高辣椒花药培养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分类号: S641.3

  • 相关文献

[1]辣椒花药培养的初步研究. 黄亚杰,李素文,肖瑜,高素燕,张斌. 2014

[2]前期处理对西瓜花药培养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朱迎春,孙德玺,邓云,安国林,李卫华,刘君璞. 2012

[3]菊花花药培养愈伤组织诱导与再生植株鉴定. 王甜甜,葛红,梁国鲁,杨树华,杨爽,葛维亚. 2008

[4]中国水仙花药培养及植株再生体系建立. 张清国,黄敏玲,叶秀仙. 2010

[5]不同优质粳稻花药对低温和激素处理的培养响应. 张艳敏,高润红,郭桂梅,杜志钊,李梁,何婷,黄剑华. 2011

[6]激素和低温预处理对胡麻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颉瑞霞,张建平,党占海,杨崇庆,王斌. 2009

[7]辣椒花蕾外部形态与小孢子发育时期的相关性. 付文婷,廖芳芳,吴青青,张爱民,韩世玉,何建文,邢丹,杨红. 2015

[8]辣椒花药培养再生植株的倍性鉴定. 付文婷,何建文,杨红,邢丹,张爱民,苏丹,韩世玉. 2015

[9]温度及培养基中添加物对辣椒花药培养胚状体诱导的影响. 刘广霞,张晓伟,蒋武生,原玉香,姚秋菊. 2009

[10]不同温度和外源添加物对辣椒花药的培养效果. 付文婷,廖芳芳,何建文,邢丹,苏丹,黄冬福,詹永发. 2015

[11]不同培养基及采花期对辣椒花药培养的影响. 付文婷,韩世玉,邢丹,廖芳芳,苏丹,张爱民,蓬桂华,何建文. 2014

[12]不同培养基和激素对辣椒花药培养的影响. 周书栋,张竹青,戴雄泽,李立恒,谢达平. 2009

[13]碳源组分及浓度对辣椒花药培养的影响. 张芳,李海涛,张馨宇. 2009

[14]辣椒自然游离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研究. 高素燕,吕敬刚,焦荻,商纪鹏,焦定量,黄亚杰. 2019

[15]加工型辣椒花药培养技术研究. 静一,黄启中,罗安才,雷开荣,黄任中,吕中华,郑勇,林清. 2012

[16]培养基中附加物质对辣椒花药培养的影响. 赵激,周书栋,张竹青,戴雄泽,谢达平. 2009

[17]基因枪法介导的辣椒花药遗传转化技术研究. 张晓芬,王国云,杜和山,陈斌,温长龙,耿三省. 2018

[18]辣椒单倍体离体诱导及育种应用. 张正海,毛胜利,王立浩,张宝玺. 2012

[19]黄皮辣椒新品种‘豫椒101’的选育. 姚秋菊,张晓伟,原玉香,赵艳艳,王志勇,魏小春,蒋武生,王彬. 2017

[20]辣椒花药培养研究新进展. 张馨宇,王永成,刘爱群,姜滨滨.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