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ORF093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付小哲

作者: 付小哲;李宁求;彭媛媛;林强;石存斌;黄志斌;吴淑勤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ORF093;免疫原性

期刊名称: 中国水产科学

ISSN: 1005-8737

年卷期: 2013 年 20 卷 02 期

页码: 427-43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从患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nfectious spleen and kidney necrosis virus,ISKNV)病的鳜体内获得ORF093基因。采用PCR方法扩增ISKNV ORF093基因全长,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IPTG诱导表达,Ni柱纯化后,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兔抗重组093蛋白血清,免疫印记分析兔抗血清的特异性,中和实验和免疫保护实验分析重组093蛋白的免疫原性。结果显示:ISKNV重组093蛋白可以在大肠杆菌中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制备的兔抗血清可以特异性识别重组093蛋白,对ISKNV具有中和作用,可给鱼体提供至少10 d的100%预防保护;重组093蛋白对ISKNV的攻击具有保护作用,攻毒后15 d,093免疫组平均相对保护率为45.3%。结果说明重组093蛋白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可作为ISKNV候选疫苗抗原和治疗血清制备抗原。本研究通过中和实验及免疫保护实验对重组093蛋白的免疫原性进行分析,旨在为鳜ISKNV重组亚单位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

分类号: S941

  • 相关文献

[1]鳜AKT2在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增殖中的作用. 明月,牛银杰,付小哲,刘礼辉,梁红茹,林强,李宁求. 2021

[2]同步接毒条件下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在CPB细胞中的最适增殖条件. 罗霞,付小哲,李宁求,林强,张悠,黄志斌. 2015

[3]巢式PCR检测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SKNV). 劳海华,叶星,邹为民,白俊杰,谭爱萍. 2009

[4]鳜亲环蛋白A在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增殖中的作用. 胡先勤,付小哲,董星星,涂加钢,赵丽娟,林强,李宁求,林蠡. 2016

[5]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研究进展. 胡松,李宁求,付小哲,林强,刘礼辉. 2017

[6]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主衣壳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付小哲,李宁求,林强,刘礼辉,吴淑勤. 2016

[7]基于荧光定量PCR的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滴度检测方法. 付小哲,李宁求,林强,石存斌,吴淑勤. 2014

[8]病毒灭活疫苗诱导云斑尖塘鳢脾脏转录组分析. 周阳,李本旺,林强,付小哲,李敏,梁红茹,刘礼辉,卢伟华,李宁求. 2019

[9]鳜弹状病毒与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梁红茹,范芷仪,蔡秀珠,付小哲,林强,刘礼辉,黄志斌,牛银杰,林蠡,李宁求. 2020

[10]基于病毒mRNA监测的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灭活快速检验方法建立及其应用. 张醴溪,杨圆圆,方伟,付小哲,林强,李趁,刘礼辉,梁红茹,黄志斌,吴志新,李宁求. 2017

[11]γ-氨基丁酸对鳜摄食和食欲的影响(英). 黄东,梁旭方,袁小琛,蔡文静,李艾璇,何珊,薛敏. 2017

[12]利用AFLP技术检测外源总DNA导入鲫的研究. 闫学春,栾培贤,何立川. 2018

[13]阳性养殖环境中鳜体内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残留消除规律. 李丽春,刘书贵,尹怡,郑光明,马丽莎,谢文平,戴晓欣,单奇,赵城. 2019

[14]上海市售鳜不同组织器官中总汞含量分布特征及食用安全性. 詹倩云,史永富,黄冬梅,韩峰,田良良,沈晓盛,于慧娟,蔡友琼. 2016

[15]奥利亚罗非鱼(♀)×鳜(♂)远缘杂交子代与亲本血液学指标的比较. 王金龙,杨弘,吴婷婷. 2008

[16]鳜暴发性传染病病原研究. 吴淑勤,李新辉,潘厚军,黄志斌. 1997

[17]阳性饵料鱼投喂模式下孔雀石绿及代谢物无色孔雀石绿在鳜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 尹怡,白野,刘书贵,戴晓欣,陈昆慈,单奇,郑光明,朱新平. 2015

[18]水生态因子与鳜的健康关系. 赖子尼,余煜棉,庞世勋,万俊杰,杨婉玲. 2004

[19]药浴条件下孔雀石绿及无色孔雀石绿在鳜体内的残留及消除规律. 刘书贵,白野,尹怡,朱新平,单奇,马丽莎,戴晓欣,郑光明. 2015

[20]鄱阳湖禁捕前后鳜(Siniperca chuatsi)生长特性及种群参数研究. 吴子君,章海鑫,张桂芳,王昌来,余建芳,阙祥尧,冯广朋,张燕萍.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