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间套种高产大豆新品种桂春15号的选育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韦清源
作者: 陈渊;汤复跃;陈文杰;曾维英;梁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春大豆;桂春15号;新品种;间套作;广西
期刊名称: 贵州农业科学
ISSN: 1001-3601
年卷期: 2015 年 06 期
页码: 7-1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选育高产且适合间套种的大豆新品种,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桂春3号为母本,中作975为父本,经有性杂交成功选育适合间套种的高产大豆新品种桂春15号(区域试验代号桂610)。2009—2011年广西第十周期春大豆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2 824.1 kg/hm2和3 060.0kg/hm2,比相应对照显著增产;间种条件下平均产量2 070.0kg/hm2,比对照(桂春1号)增产25.5%。生育期春播100d,株高45.1cm,主茎10.6节,分枝2.6个,单株荚数33.3个,单株粒数70.1粒,单株粒重13.7g,百粒重21.5g,蛋白质含量为43.44%,脂肪含量19.57%。2013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桂审豆2013001号),适宜广西各地区推广种植。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缓释N肥对一年三熟"玉米-大豆"间套作体系农艺性状、产量及效益影响. 汤复跃,韦清源,陈文杰,郭小红,梁江,陈渊. 2020
[2]大豆新品种桂春1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梁江,陈渊,曾维英,汤复跃,陈文杰. 2013
[3]大豆新品种桂春13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陈渊,汤复跃,陈文杰,曾维英,梁江. 2015
[4]广西春大豆与玉米不同间作模式效益分析. 梁江,汤复跃,韦清源,郭小红,陈渊. 2017
[5]广西春大豆品种抗旱性评价及抗旱鉴定指标初步研究. 梁江,陈渊,曾维英,韦清源. 2011
[6]1982~2008年广西春大豆良种区域试验综合总结. 陈渊,梁江,汤复跃,韦清源. 2011
[7]大豆新品种辽豆28及其高产载培技术. 王德生. 2011
[8]桂西北地区春大豆新品种区域试验. 黄燕,谢慧敏,黎敦涌,黄柄壬,韦贵剑,侯青光. 2018
[9]广西喀斯特地区春大豆品种性状评价与筛选研究. 黄小英,谢慧敏,黎敦涌,梁琨,韦贵剑,侯青光,梁仁敏,潘绘新. 2021
[10]桂中地区春大豆新品种区域试验研究. 陆文科,兰生葵,何可. 2012
[11]早熟春大豆新品种赣豆9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赵现伟,赵朝森,王瑞珍,郭兵福. 2019
[12]春大豆新品种赣豆10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赵现伟,王瑞珍,赵朝森,郭兵福. 2018
[13]广西春季普通玉米新品种对比试验分析. 莫云锦. 2018
[14]2009~2010年度广西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总结. 卢森权,陈天渊,李彦青,吴翠荣,李慧峰. 2011
[15]广西中小果型西瓜新品种比较试验. 洪日新,李文信,覃斯华,黄金艳,李天艳,樊学军. 2011
[16]广西中果型西瓜新品种比较试验. 解华云,何毅,覃斯华,叶云峰. 2020
[17]广西甘蔗新品种引进筛选区域试验初报. 朱秋珍,何红,王维赞,刘晓燕,罗亚伟,梁阗,谢金兰. 2010
[18]棉田间套作理论基础及基本模式. 钱泽岭,赫明涛,王军,张明,水玉林. 2004
[19]我国南方蔬菜设施栽培可持续发展对策. 沈善铜. 1999
[20]毕节地区马铃薯不同间套作的栽培技术模式研究. 王文秀,成马丽,聂宗顺,蒋燕,肖丽,王惠,何庆才.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大颖草和短芒披碱草的染色体FISH分析
作者:刘瑞娟;陈文杰;蒋礼玲
关键词:禾草;转座子探针;串联重复探针;异源六倍体;基因组原位杂交;亚基因组;沙生植物
-
不同贮存方式对大豆种子活力及相关指标的影响
作者:陈文杰;梁江;覃夏燕;郭小红;陈淑芳;汤复跃;韦清源;韦荣昌;陈渊
关键词:贮存;大豆;种子老化;种子活力;发芽
-
南方大豆种质资源的耐荫性鉴定及综合评价
作者:谭玉荣;陈东亮;杨守臻;赖振光;唐向民;曾维英;孙祖东
关键词:大豆;耐荫;育种;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
-
广西野生大豆种质资源青贮饲用品质综合评价与筛选
作者:陈东亮;谭玉荣;杨守臻;唐向民;曾维英;孙祖东
关键词:野生大豆;青贮饲料;饲用品质;综合评价;筛选
-
荫蔽对大豆叶片角度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作者:谢雨霏;曾维英;雷怡;吴哲;孙祖东;杨峰
关键词:荫蔽;大豆;叶片角度;光合特性;叶枕
-
乡村振兴视阈下甘肃省农民专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研究
作者:乔德华;秦春林;陈文杰
关键词:甘肃省;乡村振兴;产业振兴;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对策
-
南方土壤中导致大豆皱叶的因子分析
作者:陈文杰;陈渊;韦清源;汤复跃;郭小红;梁江
关键词:大豆;皱叶;因子;土壤;南方;ICP-O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