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黄颡(♀)和乌苏里拟鲿(♂)及其杂交子代遗传变异的RAPD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友明

作者: 陈友明;陈校辉;潘莹;王明华;秦钦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江黄颡;乌苏里拟鲿;杂交子代;遗传差异;RAPD标记

期刊名称: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ISSN: 1674-5566

年卷期: 2010 年 19 卷 01 期

页码: 12-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RAPD分子标记分析了江黄颡(♀)和乌苏里拟鲿(♂)及其杂交子代3个群体的遗传结构。18个RAPD随机引物对每个群体8尾鱼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获得106个条带清晰且重复性较好的RAPD标记,片段大小在200~2 000 bp之间,江黄颡(♀)和乌苏里拟鲿(♂)及其杂交子代3个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17.92%、18.87%和25.47%,平均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为0.940 8、0.936 8和0.928 0,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059 2、0.063 2和0.072 0,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0.075 4、0.073 8和0.103 6,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I)分别为0.108 7、0.108 1和0.150 1;亲缘关系树状图显示杂交子代与母本遗传距离较近,而与父本遗传距离较远。结果分析表明:杂交子代继承了双亲的优良性状,但从母本中继承的遗传物质稍多于父本;杂交子代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高于两亲本群体,杂交一代基因杂合性增强,表现出一定的杂种优势。

分类号: S917.4

  • 相关文献

[1]江黄颡(Pelteobagrus vachelli)和乌苏里拟鲿(Pseudobagrus ussuriensis)杂交F_1代形态差异. 蔡永祥,陈友明,陈校辉,王明华,潘莹. 2011

[2]利用RAPD标记研究燕麦属不同种的遗传差异. 王茅雁,傅晓峰,齐秀丽. 2004

[3]应用RAPD标记研究不同生态区谷子品种的遗传差异. 杨天育,窦全文,沈裕琥,黄相国,何继红,吴国忠. 2003

[4]谷子品种遗传差异的RAPD标记分析. 杨延兵,管延安,张华文,徐平平,张文兰,陈利容,秦岭. 2007

[5]利用RAPD标记水稻亲本遗传差异及其在杂种优势中的利用. 张培江,才宏伟,袁平荣,杨联松,白一松,胡兴明,许传万,孙明. 1999

[6]江黄颡(Pelteobagrus vachelli)和乌苏里拟鳞(Pseudobagrus ussuriensis)杂交F1代形态差异. 蔡永祥,陈友明,陈校辉,王明华,潘莹,夏爱军. 2011

[7]急性温度胁迫对乌苏里拟鲿稚鱼抗氧化和非特异免疫功能的影响. 陈军平,武慧慧,沈方方,张佳鑫,于若梦,付永杰,赵道全,谢国强,何一晴,李秀杰. 2024

[8]乌苏里拟鲿(Pseudobagrus ussuriensis)同工酶分析. 潘伟志,尹洪滨,孙中武,葛学亮,柯冬蕾. 2006

[9]乌苏里拟鲿的染色体组型研究. 薛淑群,尹洪滨. 2008

[10]乌苏里拟鲿(Pseudobagrus ussuriensis)精子的超微结构. 尹洪滨,孙中武,于波. 2009

[11]乌苏里拟鲿人工繁育技术及开发利用——乌苏里拟鲿繁殖生物学及人工催产初步研究. 潘伟志,王鹏,赵春刚,戚继刚. 2001

[12]饲料不同蛋白质、脂肪水平对乌苏里拟鲿生长、饲料利用及体成分的影响. 王裕玉,杨雨虹,马国军,陈松波,石野,刘大森,郭家翔. 2015

[13]投喂频率对乌苏里拟鲿幼鱼生长特性、消化酶活性和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陈军平,武慧慧,沈方方,张佳鑫,于若梦,付永杰,胡吉帮,赵道全,谢国强,孙文喜. 2025

[14]达里湖鲫和人工选育红鲫杂交子代对NaHCO3碱度的耐受力. 常玉梅,孙博,张立民,梁利群. 2019

[15]沙棘生长适应性分析. 张向军,张小芬. 2013

[16]浓香型龙眼新品种福香. 邓朝军,郑少泉. 2023

[17]棕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后代与亲本的形态差异. 吴玉萍,田永胜,李振通,张晶晶,李子奇,成美玲,王林娜,马文辉,庞尊方,翟介明. 2019

[18]斜带石斑鱼(♀)×鞍带石斑鱼(♂)杂交子代(青龙斑)消化系统的早期发育. 李加儿,吴水清,区又君,吕国敏,刘江华. 2016

[19]建鲤与黄河鲤的杂交优势研究及主要生长性状的通径分析. 佟雪红,董在杰,缪为民,袁新华,王建新,岳春梅,林连升. 2007

[20]褐牙鲆(♀)×犬齿牙鲆(♂)杂交子代及亲本群体形态和外周血红细胞DNA含量. 关健,柳学周,刘洪军,郑永允,官曙光.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