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麦175的引育及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虎梦霞
作者: 虎梦霞;刘效华;杨文雄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冬小麦;中麦175;引育;地膜;栽培技术
期刊名称: 农业科技通讯
ISSN: 1000-6400
年卷期: 2014 年 03 期
页码: 163-165
摘要: 中麦175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2003年从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小麦改良中心引进的冬小麦新品种(原代号冬03-27)。2003-2009年在甘肃省张掖等地进行适应性选择以及冬小麦品系比较试验,综合性状突出;2009-2011参加甘肃省河西水地冬小麦多点试验,两年平均产量7 886.67 kg/hm2,较对照宁冬9361增产18.79%。该品种含粗蛋白13.48%,赖氨酸3.43%,湿面筋24.4%,沉淀值32.0 ml,灰分18.5 g/kg,属优质中筋小麦。中抗条锈,适宜在河西武威、张掖等地区种植,也适宜在河东干旱半干旱区全膜覆土穴播种植。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冬小麦新品种中麦175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赵广才,张铁恒,王秀红,陈新民,王德森,何中虎. 2008
[2]旱地地膜冬小麦播前底墒对产量效应的研究. 王勇. 2003
[3]全地面覆盖地膜玉米栽培的效果与关键技术. 孙志寿. 1997
[4]宁夏南部冷凉区西吉县露地冬蒜高产栽培技术. 王学铭,刘占国,冯海萍,黄学峰,苏存录. 2016
[5]抗虫杂交棉地膜精播稀植技术产量构成和形成特点分析. 张培通,纪从亮,邹芳刚,史伟,卞曙光,刘瑞显,杨长琴,顾兴门. 2009
[6]麦类作物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研究. 尼玛扎西,达娃卓玛,金涛,张亚生. 1998
[7]魔芋地膜高产栽培技术. 董坤. 2007
[8]甜糯玉米早春地膜栽培技术. 童友才,阮龙,左晓龙,张会南,王世济,陈洪俭. 2011
[9]黑马铃薯在吉林省农科院经植所引种试验报告. 王凤,李闯,刘峰,张海,王洋,王忠伟. 2014
[10]微量营养素强化作物食品及消费需求研究. 邵丹青,王霰,于跃波,郭斐,王磊,张勇,董志忠. 2017
[11]徐州甘薯品系在吉林省的引育报告. 王凤,刘峰,王忠伟,王洋,张海. 2012
[12]不同水分条件下广适性小麦品种中麦175的农艺和生理特性解析. 李兴茂,倪胜利. 2015
[13]优质抗锈春小麦MY94-9引育报告. 倪建福,裴新梧,庞斌双. 2004
[14]中麦175高产高效广适特性解析与育种方法思考. 何中虎,陈新民,王德森,张艳,肖永贵,李法计,张勇,李思敏,夏先春. 2015
[15]国审冬小麦新品种京冬18的选育. 单福华,田立平,庞斌双,高新欢,任立平,侯淑敏,张凤廷. 2012
[16]节水高产冬小麦新品种衡H116021的选育. 李丁,孙书娈,孟祥海,李强,魏建伟,陈秀敏,赵明辉,李会敏,赵凤梧,乔文臣. 2019
[17]强筋高产冬小麦新品种津农6号选育及栽培要点. 时晓伟,冯刚,王建贺,梁丹,王从磊,石斯发,王继忠. 2011
[18]冬小麦新品种‘新冬41号’的选育与应用. 洪雪梅,张斌,李金霞,罗勇. 2015
[19]山西中部冬小麦复种食用向日葵的效益分析与配套栽培技术. 王文浩,郑洪元,刘文俊,何丽芬,闫玉星,张红. 2018
[20]节水 高产冬小麦新品种衡H116021的选育. .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甘肃省小麦农家种老芒麦分子鉴定及其重要性状评价
作者:展宗冰;靳奇峰;刘迪;吕迎春;郭莹;张雪婷;虎梦霞;王尚;杨芳萍
关键词:小麦;地方种;老芒麦;AFLP;分子标记检测;异质性;性状评价
-
六倍体小黑麦新品系T-133引种鉴定及特性分析
作者:郭莹;杨芳萍;李鸿满;杜久元;虎梦霞;宋小霞
关键词:六倍体小黑麦;T-133;选育;产量;栽培技术
-
优质中强筋春小麦新品种陇春44号选育报告
作者:杨长刚;柳娜;张雪婷;王世红;杨文雄;袁俊秀;刘效华
关键词:春小麦;新品种;陇春44号;节水;中强筋;选育
-
生物技术在小麦抗锈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李玲;虎梦霞;张文涛;王万军;曹世勤;黄瑾;张勃;孙振宇;贾秋珍
关键词:生物技术;小麦;抗锈育种;基因编辑
-
冬小麦新品种陇鉴9828苗期抗条锈性遗传分析
作者:虎梦霞;王万军;曹世勤;贾秋珍;张勃;黄瑾;孙振宇;李玲
关键词:冬小麦;新品种;陇鉴9828;条锈病;遗传分析;苗期
-
抗旱丰产春小麦新品种陇春43号选育报告
作者:袁俊秀;刘效华;王世红;柳娜;张雪婷;杨长刚;郭莹;杨文雄
关键词:春小麦;新品种;陇春 43 号;选育
-
甘肃省小麦品种(系)矮秆基因检测及分布规律
作者:杨芳萍;郭莹;田媛媛;曹世勤;刘金栋;张雪婷;鲁清林;张文涛;王世红;虎梦霞;王雅美
关键词:甘肃;地方种;矮秆基因;分子标记;分布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