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倍体小黑麦新品系T-133引种鉴定及特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郭莹

作者: 郭莹;杨芳萍;李鸿满;杜久元;虎梦霞;宋小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六倍体小黑麦;T-133;选育;产量;栽培技术

期刊名称: 寒旱农业科学

ISSN: 1001-1463

年卷期: 2024 年 3 卷 002 期

页码: 128-132

摘要: 小黑麦是小麦和黑麦属间人工杂交形成的新物种,与小麦和黑麦相比,小黑麦的生物产量及蛋白质、赖氨酸含量高,适口性更好,可作为优质禾本科牧草,以促进饲草多元化发展.为了丰富甘肃省饲草种类,给农牧交错区提供高产稳产、耐盐碱、抗寒旱、抗病虫的小黑麦新品种,2013 年从CIMMYT引进了六倍体小黑麦新品系T-133,并经 2014-2020 年连续水旱鉴定、品比试验、生产试验进行引种鉴定.在 2020 年甘肃省不同生态区生产试验中,平均折合籽粒产量 7 814.94 kg/hm2,比对照品种宁春 4 号增产 17.45%;平均生物学产量22.39 t/hm2,比对照品种石大 1 号增产 12.92%.该品系为粮草兼用型,春性,生育期 100~109 d,株高 115~120 cm,穗长 10.0~10.5 cm,可育小穗数 21~24 个,穗粒数 45~50 粒,千粒重 47~56 g.富含铁、锌等微量元素,品质优良,抗病性强.适宜在甘肃河西、中部及生态区域相似的青海、宁夏等高寒旱区种植.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牧草新品种黔草4号鸭茅的选育. 陈瑞祥,罗绍微,李正林,赵明坤,刘正书,陈伟,钟理,尚以顺,杨桂兰. 2010

[2]节水型高产水稻新品种垦育38选育与栽培技术. 吴新海,孙景合,王永新,左永梅,张启星. 2011

[3]高产夏大豆新品种淮豆9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杨加银,徐海斌,徐海风,张复宁. 2008

[4]水稻新品种长白24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赵亚东,金京花,全成哲,张强,李祥伦. 2011

[5]大麦新品种申海麦2号的特征特性及选育过程. 张明生,杨力,王怡,张志奇,刘翠红,李锦斌,邵明鹏,严传兰. 2015

[6]优质水稻新品种辽粳212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何娜,付亮,王彦荣,苏玉安,张满利,马作斌. 2013

[7]淮山药新品种“桂淮7号”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甘秀芹,刘斌,申章佑,胡泊. 2012

[8]转基因抗虫杂交棉KBQS01的选育. 张胜昔,李国荣,孙国清,冯常辉,孟庆忠,孟艳艳,董建辉,张光梅. 2014

[9]国审水稻新品种中作稻3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王洁,万建民. 2014

[10]水稻新品种辽星18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王艳华,商文奇,陈亚君,王先俱,张城. 2010

[11]优质高产油菜新品种‘盐油杂9号’的选育、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陈志爱,韩配配,倪正斌,万林生,孙红芹. 2023

[12]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大正二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徐劲松,徐青松. 2014

[13]花生新品种宁泰9922的选育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沈一,陈志德,刘永惠,谢吉先,王书勤. 2016

[14]抗旱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晋麦97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樊立强,刘新月,裴磊,牛惠平. 2015

[15]宁夏水稻生产和育种现状及展望. 刘炜,陈永伟,王坚. 2024

[16]晋荞麦(甜)3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 张春明,李秀莲,张耀文. 2011

[17]基于SSR标记的六倍体小黑麦遗传多样性分析. 胡立芹,张超,徐林涛,张一铎,马莹雪,王洪刚. 2015

[18]六倍体小黑麦基于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胡立芹,徐林涛,张超,张一铎,马莹雪,王洪刚. 2015

[19]六倍体小黑麦灌浆期抗旱性分析. 孙黛珍,周福平,王曙光,李瑞,袁斌. 2007

[20]几种饲用麦类作物远缘杂交的亲和性比较. 谢楠,赵海明,李源,刘贵波.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