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位比较优势的棉花生产集聚成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郭莹

作者: 郭莹;于博威;陈犇;聂凤英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比较优势;棉花生产;集聚;成因;空间计量分析;高质量发展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ISSN: 1005-9121

年卷期: 2024 年 006 期

页码: 96-10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目的]在新发展格局下,我国棉花生产面临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植棉收益下滑和产业链、供应链风险加剧三大挑战。农业生产集聚是实现空间资源高效利用,提升农业生产质量效益的重要途径。为了实现棉花生产的高质量发展,系统分析基于区域比较优势的棉花生产区位集聚成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方法]文章运用集中度指数和区位熵指数,分析了1949年以来棉花生产区位集聚变化的地理集聚特征和区域比较优势特征,基于2001—2021年省级层面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技术水平、社会经济环境和产业政策对于棉花生产集聚产生的影响。[结果](1)机械化程度、灌溉水平、单产水平、市场需求和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对区域棉花生产集聚的正向直接效应显著,验证了原假设,交通运输条件的负向直接影响显著,与原假设相反。(2)从间接效应看,除机械化率会产生负向的空间溢出外,其他因素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不显著。(3)从总效应上看,灌溉水平、单产水平、临时收储政策、目标价格补贴和良种补贴对棉花生产集聚都产生了显著影响,验证了原假设。[结论](1)科技进步、棉纱产量和产业政策是影响棉花生产集聚的主要因素。(2)从总体上看,棉花生产比较优势和生产集聚是科技进步、市场需求和政策引导共同作用的结果。(3)要依靠科技创新,发展下游产业链、优化产业政策促进棉花生产适度规模集聚和合理布局,推动棉花产业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

分类号: S562%F326.12

  • 相关文献

[1]中国农产品加工业企业家才能的集聚与生产率测度-基于地理、行业与组织规模的协同效应. 张骏,石研研,华树春. 2019

[2]湖南水稻生产集聚与波动状况研究(英文). 杨玉. 2011

[3]百望山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在枸树落叶分解中的变化. 林英华,张夫道,刘海东,苏化龙. 2005

[4]湖南猕猴桃主产区生产集聚与波动现状及产业发展对策. 何科佳,卜范文,王兴辉,邓文. 2013

[5]湖南优质稻生产集聚与波动状况研究. 杨玉. 2012

[6]湖南经济作物生产集聚与波动状况及发展对策研究(英文). 邓文,杨玉. 2013

[7]湖南省休闲农庄空间分布研究. 黄国林,曾斌,李卫东,张力,肖远志. 2019

[8]栎林凋落层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在凋落物分解中的变化. 林英华,杨德付,张夫道,王建修,白秀兰,王兵. 2006

[9]湖南粮食作物生产集聚与波动状况研究. 杨玉. 2012

[10]江西大岗山杉木凋落层土壤动物群落动态及多样性. 林英华,刘海良,张夫道,白秀兰,王兵. 2007

[11]雨涝对盐城市棉花生产的影响与对策. 王海洋,陈建平,张萼,潘群斌,蔡立旺,杨华,施庆华. 2006

[12]江苏省棉花生产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 肖松华,纪从亮,俞敬忠. 2009

[13]棉花工厂化育苗无土移载不同密度对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程振勇,吕海英,周燕萍,闪红,何伟娜,杨铁钢,职承禄. 2008

[14]鲁棉研18号的三大突出优点及其栽培注意事项. 王立国,魏西翠,李庆珍. 2005

[15]抗虫棉花新品系25. 李庆珍,魏西翠,庞居勤. 2001

[16]汶上县麦套棉花创高产. 徐惠纯,呼孟银. 1994

[17]江苏沿海棉区棉花生产实行机械化分析与展望. 赫明涛,吴承东,王军,张明. 2013

[18]山东棉花生产的农民心境与政策思考——基于对鲁西北棉农的深入访谈. 韩若冰,周林,胡继连. 2013

[19]中国棉花生产要素投入贡献率测算与分析——基于时变弹性生产函数法. 王力,陈前,刘景德,余渝,陈兵. 2017

[20]夏季持续高温干旱对运城地区棉花生产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曹彩荣,李朋波,潘转霞,杨六六,吴翠翠,丁霄,朱永红,夏芝,候保国.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