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蓄水后长江口凤鲚汛期生物学特征及捕捞量变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凯

作者: 刘凯;徐东坡;段金荣;张敏莹;方弟安;周彦锋;施炜纲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长江口;凤鲚;生物学特征;禁捕;保护区

期刊名称: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ISSN: 1004-8227

年卷期: 2013 年 22 卷 10 期

页码: 1282-128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分别在长江南支南门至新河水域、北港水域和圆沙至九段沙水域设置调查断面,对三峡蓄水后(2003~2011年)长江口凤鲚汛期生物学特征、渔汛特征及捕捞量进行了持续调查,并将之与蓄水前(1997~2002年)调查数据进行了对比研究。调查期内凤鲚汛期绝对怀卵量变幅为3 404~26 850粒,平均为11 554粒;相对怀卵量变幅为347~1 582粒/g,平均为783粒/g;卵径变幅为0.53~1.06mm,平均为0.78mm。凤鲚全长变幅为139~155mm,平均为146mm;体长变幅为123~137mm,平均为129mm;体重变幅为12.0~15.8g,平均为13.6g;丰满度系数变幅为0.387~0.466,平均为0.442。2003~2011年凤鲚全长小于140mm的个体所占比例均值为36.91%,140~180mm的个体占比为57.06%;体重小于12g的个体占比为39.57%,12~20g的个体占比为45.34%。长江口凤鲚渔汛出现时水温通常介于17℃~20℃,5月中下旬至6月中旬为旺汛期,各年5月捕捞量占比变幅为30.59%~83.76%,平均为61.17%。调查期间长江口凤鲚汛期捕捞船数量变幅为63~278艘,平均为141艘;单船全汛捕捞量变幅为367.9~5 023.5kg,平均为2 441.2kg;汛期总捕捞量变幅为23.2~1 256.9t,平均为422.3t。三峡蓄水后长江口凤鲚渔获规格和捕捞量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与历史记录相比,其资源几近枯竭,捕捞价值基本丧失。建议立即对凤鲚实施禁捕,并尽快建立繁殖场和越冬场保护区。

分类号: S932.4

  • 相关文献

[1]长江口凤鲚生物学特征及其资源利用研究进展. 赵峰,杨琴,宋超,张涛,庄平. 2020

[2]长江口凤鲚资源变动及最大持续产量研究. 刘凯,张敏莹,徐东坡,施炜纲. 2004

[3]长江口凤鲚的渔业生物学特性. 倪勇,王云龙,蒋玫,陈亚瞿. 1999

[4]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凤鲚生境履历重建. 杨琴,赵峰,宋超,张涛,庄平,姜涛,杨健. 2019

[5]长江口凤鲚幼鱼的耳石微结构、日龄与生长. 何文平,黎雨轩,李钟杰,谢松光. 2013

[6]应用两数学模型对长江口凤鲚捕捞量建模初探. 刘凯,徐东坡,张敏莹,施炜纲. 2005

[7]长江口凤鲚繁殖群体的年龄结构和生长特性. 王焕焕,张涛,宋超,赵峰,毕学娟,章龙珍,庄平. 2016

[8]长江口凤鲚仔稚鱼主要繁殖季节的时空分布特征. 胡丽娟,宋超,耿智,赵峰,蒋俊,刘若晖,庄平. 2021

[9]长江口北支凤鲚深水张网渔获种类组成及其危害性分析. 宋超,赵峰,杨琴,冯广朋,张婷婷,王思凯,庄平. 2018

[10]长江口和杭州湾凤鲚胃含物与海洋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比较. 刘守海,徐兆礼. 2011

[11]长江口凤鲚个体生殖力的研究. 毕雪娟,张涛,冯广朋,王妤,张婷婷,高宇,庄平. 2015

[12]长江口及邻近海域4个不同地理群体凤鲚矢耳石形态差异. 宋超,杨琴,赵峰,张涛,胡丽娟,庄平. 2020

[13]长江口凤鲚产卵群体肌肉及卵巢生化组成和能量密度. 刘凯,徐东坡,段金荣,张敏莹,施炜纲. 2009

[14]鄱阳湖禁捕前后鳜(Siniperca chuatsi)生长特性及种群参数研究. 吴子君,章海鑫,张桂芳,王昌来,余建芳,阙祥尧,冯广朋,张燕萍. 2024

[15]上犹江水库鲢鳙生态增殖区与禁捕区鱼类群落营养结构差异的研究. 巫曦雅,龚海波,易霈霈,傅雪军,余进祥,余智杰,孟子豪,黄滨,王淑兵. 2024

[16]鄱阳湖刀鲚繁殖群体生物学特征. 高小平,吴金明,孔赤平,许群,张辉,李乐康. 2022

[17]海州湾大竹蛏资源保护区海水环境质量评价. 夏斌,马菲菲,陈碧鹃,崔毅,孙雪梅,曲克明. 2014

[18]平潭中国鲎保护区规划建议. 黄勤,林能锋,陈英禄,游华,赖晓暄. 2003

[19]广西猫儿山保护区有效管理的成就和展望. 王献溥,于顺利. 2010

[20]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干流段鱼类组成及其多样性. 高天珩,田辉伍,叶超,段辛斌.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