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防治烟粉虱的玫烟色棒束孢JZ-7的特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钟万芳

作者: 钟万芳;瞿钰峰;郭慧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玫烟色棒束孢;烟粉虱;培养基;温度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13 年 41 卷 07 期

页码: 104-10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了寻求防治烟粉虱的有效措施,从自然罹病虫体上分离得到玫烟色棒束孢(Isaria fumosorosea),经室内毒力测定后,筛选出1株对烟粉虱具有较强致病力菌株JZ-7,27℃时菌丝生长和产孢量达到最大。YPD培养基上的菌丝生长最优,PDA、YM培养基次之,YG培养基最差;YPD培养基的产孢量最多,YM、PDA次之,YG最少。

分类号: S433`S476

  • 相关文献

[1]玫烟色棒束孢FZ-01鉴定及对烟粉虱的防治潜力评估. 郑宇,丁雪玲,姚凤銮,卢学松,卓辉,何玉仙. 2019

[2]福建省烟粉虱种群消长动态及影响因素分析. 丁雪玲,郑宇,姚凤銮,卢学松,何玉仙. 2018

[3]温度和寄主植物对B/Q隐种烟粉虱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联合影响. 易胜,焦晓国,谢文,周小毛,王少丽. 2014

[4]温度对白僵菌加拿大1号菌株侵染烟粉虱的影响. 张先亮,雷仲仁. 2014

[5]福建省烟粉虱田间种群抗药性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郑宇,赵建伟,何玉仙,黄建,翁启勇. 2012

[6]温度和湿度对B型烟粉虱发育、存活和生殖的影响. 吴孔明,魏洪义,郭予元. 2004

[7]温度对丽蚜小蜂寄生烟粉虱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徐维红,朱国仁,李桂兰,徐宝云,张友军,吴青君. 2003

[8]不同因素对早熟陆地棉离体胚成苗的影响. 李春平,赖成霞,徐海江,张建国,玛依拉·玉素音,张大伟,魏鑫,刘忠山. 2020

[9]平菇细菌性黄斑病发病因素分析. 刘川,陈强,张金霞,边银丙,黄晨阳. 2013

[10]培养基和温度对2株治蝗绿僵菌生长和毒力的影响. 雷仲仁,李传仁. 2007

[11]白菜黑斑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及黑斑病菌培养基的筛选. 甘彩霞,袁伟玲,王晴芳,崔磊,梅时勇. 2013

[12]提高小麦体细胞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的方法研究. 程在全,王芳,宋令荣,普双有,黄兴奇. 1999

[13]山西省不同地区玉米大斑病之间生物学特性的比较. 张治家,张红,杜慧平. 2013

[14]Vict马铃薯试管薯培养条件筛选. 赵阳,李韬,王淑玲. 2014

[15]钙、镁、钾浓度及光照、温度对西番莲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 蔡昭艳,苏伟强,董龙,邱文武,施平丽,刘业强,黄辉晔,黄章保,任惠,王小媚. 2022

[16]培养基和温度对2株治蝗绿僵菌生长和毒力的影响. 雷仲仁,李传仁. 2007

[17]马铃薯试管薯诱导集成优化研究. 张武,齐恩芳,王一航,李玉萍,张勇. 2008

[18]香菇母种培养基优化研究. 刘明军,包玉政,王晓巍,韩爱民,李通,杨建杰,任爱民. 2024

[19]球孢白僵菌与玫烟色棒束孢制剂对柑橘木虱的防治. 代晓彦,李翌菡,沈祖乐,许炜明,吴建辉,任顺祥,邱宝利. 2017

[20]亚洲柑橘木虱2株高致病力病原真菌菌株的筛选. 代晓彦,李翌菡,许炜明,沈祖乐,黄振,吴建辉,任顺祥,邱宝利.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