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授粉后外源基因直接导入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远新
作者: 李远新;王关林;葛晓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黄瓜;外源DNA;基因转化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3-1101/S
年卷期: 2000 年 15 卷 02 期
页码: 90-9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黄瓜 (CucumissativusL .)栽培品种津研四号为受体 ,以质粒 pBI12 1为供体进行授粉后外源DNA直接导入技术的研究 ,建立起高效的黄瓜子房注射转化系统 ,获得了不同的转基因植株。试验表明 ,子房注射法的坐果率和结种率最低 ,但其转化率最高 ;黄瓜授粉后 12h注入外源基因的转化率最高 ;外源DNA溶液的浓度、pH值及DNA溶液注射体积是影响黄瓜坐果结实及基因转化率的重要因素。GUS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以及Southernblot印迹杂交表明 ,标记基因NPTⅡ和GUS基因均转化到黄瓜植株中
分类号: S188
- 相关文献
[1]外源DAN导入黄瓜引起变异的研究. 郭亚华,邓立平,杨晓辉. 1993
[2]转基因技术在我国主要农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王金艳,李刚,汪由. 2005
[3]玉米外源DNA导入后代的原位杂交检测. 王金艳,杨立国,汪由,马骏,安颖蔚,肇莹. 2007
[4]利用外源DNA导入新技术选育玉米新品系及杂交种. 杨立国,王金艳,石太渊,汪由,蒋文春. 2005
[5]外源DNA导入糯玉米自交系D_0代变异植株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张慧英,韦家川,吴子恺,郝小琴,王小敏. 2006
[6]利用外源DNA导入玉米自交系创造变异的研究. 安颖蔚,张宝石,杨立国. 2007
[7]外源DNA导入糯玉米自交系Do代变异植株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张慧英,韦家川,吴子恺,郝小琴,王小敏. 2006
[8]精子载体法转基因技术研究进展. 路立里,郝耿,於建国,马帧,杨会国. 2010
[9]外源DNA导入麦类作物结实率的研究. 李兴林,王晓娟. 2006
[10]外源DNA直接导入玉米的分子育种技术研究初报. 冯世康,陈成斌,赖群珍 ,陈超君,张平刚. 2001
[11]外源DNA导入小麦后的变异系生物学特性及胚乳蛋白的研究. 王亚馥,陈克明,焦成瑾,周文麟,倪建福. 1995
[12]甘蔗DNA导入糯玉米自交系后代性状变异的研究. 吕平,庾韦花,郝小琴,王邕. 2006
[13]棉花DNA遗传转化系的农艺性状变异和SSR标记分析. 潘兆娥,孙君灵,周忠丽,庞保印. 2004
[14]小麦及变异后代对部分农田杂草的化感效应及其防控潜力. 李兰兰,欧巧明,陈军,厚毅清,王炜,罗俊杰,陈秀兰. 2022
[15]山羊精子结合和内化外源DNA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叶华虎,刘彦,刘珠果,宋维平,卢建申,周艳荣,绳纪坡,邓继先. 2006
[16]水稻外源DNA“大量注射直接导入法”及后代同工酶分析. 陈光宇,余传元,肖叶青,曾丰溪. 1993
[17]外源DNA导入植物的分子育种技术. 孙希平,李润植,杨庆文. 2009
[18]外源DNA导入大豆的适宜时期与相应方法. 雷勃钧,尹光初,卢翠华,钱华,张开旺,周思君,王树林. 1991
[19]幼穗注射法导入外源DNA对冬小麦部分性状的影响. 刘兴舟,郭凤芝,刘爱峰,赵檀方. 2009
[20]外源DNA导入培育水稻抗白叶枯病种质材料的研究. 姚方印,周学标,刘理梅.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水稻田秸秆还田条件下的氮肥调控与钾肥替代试验
作者:郑霞;孙玉海;王关林;刘东;苏章锋;潘久四;孙世清;丁亨虎
关键词:水稻;秸秆还田;氮肥调控;钾肥替代;产量
-
玉米杂交种亚航0919区域适应性试验与示范推广
作者:方勇;王家堂;李远新;韦民航;黄巨有;蒋露娟
关键词:玉米;亚航0919;适应性;示范
-
黄板在设施蔬菜生产中重复利用的操作规程
作者:王宝驹;李远新
关键词:黄板;设施蔬菜生产;操作规程
-
设施草莓吊槽式立体栽培技术
作者:王宝驹;刘伟;陈春秀;曾少尉;李远新
关键词:草莓;无土栽培;吊槽;立体栽培
-
适合黏虫板高效重复利用的黏合剂筛选试验
作者:王宝驹;李远新
关键词:黏虫板;黏合剂;筛选
-
不同供铁水平对番茄产量及果实风味品质的影响
作者:吴俊华;侯雷平;李远新;李梅兰
关键词:番茄;铁;产量;品质;芳香成分
-
日光温室草莓吊柱式无土栽培技术
作者:王宝驹;陈春秀;刘伟;李远新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