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试点灌溉方式对冬小麦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白莉萍

作者: 白莉萍;林而达;饶敏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灌溉方式;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生态环境变化

期刊名称: 生态学报

ISSN: 1000-0933

年卷期: 2005 年 25 卷 04 期

页码: 917-92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小麦高品质的需求日益迫切。未来全球环境变化背景下,CO2 浓度升高、气候变暖、降水格局变化等将可能影响作物的生理过程,继而影响作物产量和质量。为此,选择两个试点(CO2 浓度、温度等环境条件不同) ,同期进行不同灌溉方式对两个冬小麦品种(中育5号和中优970 1)的产量和品质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灌(拔节水和开花水)对小麦经济产量最有利;小麦生育后期增加灌溉可提高千粒重,尤其浇灌浆水对增加千粒重有利。在小麦拔节后期,随灌溉增加,小麦品质性状普遍呈现下降趋势,但个别品质性状因品种而异,即灌溉增加,对中优970 1的面包体积影响不大,对其沉降值、面团拉伸参数反而有利。同一品种产量和品质性状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在小麦开花至成熟期,大田环境CO2 浓度较高(增幅6 9.0μmol/ mol)、日均温度高2℃多的北京试点,与安阳试点相比,产量表现较低,多数小麦品质性状较优。说明北京试点的环境条件有益于品质改善,不利于产量提高,而且在小麦生育后期较高温度可能更为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从而在未来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温度小幅增加将可能改善小麦品质,但产量减少

分类号: S512.11

  • 相关文献

[1]基肥结合喷氮对冬小麦产量和品质及植株氮素状况的影响. 曹宏鑫,赵锁劳,王世敬,翟允褆. 2005

[2]水分调控对冬小麦根系与叶片生理特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张德奇,季书勤,李向东,王汉芳,吕凤荣. 2012

[3]不同灌溉方式下养分配置对冬小麦灌浆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潘晓莹,武继承,杨永辉,何方,张洁梅,王越. 2018

[4]不同种植模式下冬小麦水分利用特性研究. 董志强,吕丽华,姚海坡,张经廷,崔永增,张丽华,梁双波,贾秀领. 2017

[5]不同灌溉方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宜丽宏,王丽,张孟妮,毛平平,党建友,吴会军,李银坤,张永清,张晶,裴雪霞,武雪萍. 2017

[6]秸秆复合管地下灌溉对冬小麦生长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仵峰,刘林宝,宰松梅,魏焕宇,李欣,刘丹婷. 2024

[7]中国西部生态环境变化与对策建议. 秦大河,丁一汇,王绍武,王苏民,董光荣,林而达,刘春蓁,佘之祥,孙惠南,王守荣,伍光和. 2002

[8]夏枯草药渣栽培平菇配方筛选试验研究. 何佳芳,陈龙,芶久兰,赵欢. 2014

[9]微生物有机肥对烤烟育苗、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滕桂香,邱慧珍,张春红,张文明,刘星,何秀成,胡娟. 2011

[10]滴灌减量施肥对果树产量、品质的影响. 荣传胜,刘秀春,周朝辉,朱红,张成,陈丽楠. 2019

[11]氮磷水平对于油麦菜产量及其硝酸盐积累的影响. 章君果,达良俊,张彩仙,年耀萍,夏体渊. 2010

[12]施钾量对膜下滴灌甜菜光合性能以及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黄春燕,苏文斌,张少英,樊福义,郭晓霞,李智,菅彩媛,任霄云,宫前恒. 2018

[13]南果北种专题-莲雾的设施栽培技术. 汪晓云. 2006

[14]种植密度与采收时期对复种饲用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刘明,来永才,毕影东,李炜,傅廷栋,周广生,邸树峰. 2019

[15]农业有机废弃物发酵CO_2施肥对生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刘猷红,孟英,唐傲,张喜娟,董文军,来永才. 2019

[16]砂姜黑土区施肥水平对花生不同基因型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司贤宗,张翔,索炎炎,余琼,毛家伟,李亮,李国平,余辉. 2018

[17]EM菌生物有机肥对马铃薯脱毒苗生产微型薯的影响. 朱元芳,徐永清,陈芾葳,冯艳忠,刘娣,李凤兰. 2020

[18]蚯蚓粪对白及产量及药材品质的影响. 张金霞,杨平飞,杨琳,刘海,罗鸣,宋智琴,吴明开. 2017

[19]蚯蚓粪不同施肥方式对白及产量、品质产生的影响. 张金霞,杨平飞,杨琳,罗鸣,刘海,宋智琴,吴明开. 2019

[20]化肥减施对乌龙茶产量、品质和肥料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陈玉真,王峰,吴志丹,张文锦,翁伯琦,尤志明.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