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升温1.5℃与2.0℃背景下中国玉米产量变化趋势评估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阔

作者: 李阔;熊伟;潘婕;林而达;李迎春;韩雪

作者机构:

关键词: RCP情景;升温1.5℃;升温2.0℃;玉米产量;作物模型;巴黎协定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气象

ISSN: 1000-6362

年卷期: 2018 年 12 期

页码: 765-77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基于ISI-MIP推荐的5个气候模式在4个RCP情景下的模拟结果,筛选21世纪末全球升温最接近1.5℃和2.0℃的气候数据,运用作物模型DSSAT,模拟升温1.5℃和2.0℃背景下中国玉米产量相对于基准时段1985-2006年的变化,揭示了1.5℃与2.0℃升温背景下中国玉米产量变化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升温2.0℃背景下玉米减产风险明显高于升温1.5℃,未来升温2.0℃背景下中国玉米减产面积比升温1.5℃背景下多6.2%,升温1.5℃和2.0℃背景下中国玉米平均减产幅度分别为3.7%和11.5%;从空间分布来看,升温1.5℃与2.0℃背景下未来中国玉米产量变化在区域分布上大致相似,但未来玉米增产和减产的面积和幅度不尽相同,在北方与西南玉米种植区都有一定的增产区域,其它区域大多以减产为主,其中西北部玉米种植区减幅最大;1.5℃升温背景下北方大部分地区气候条件对玉米生长有利,2.0℃升温背景下北方地区玉米减产也不明显,说明从近期到未来一段时间内,将全球升温控制在1.5℃以内,北方地区玉米仍具有一定增产潜力。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巴黎协定》适应和损失损害内容的解读和对策. 陈敏鹏,张宇丞,李波,李玉娥. 2016

[2]《巴黎协定》实施细则适应议题焦点解析及后续中国应对措施. 刘硕,李玉娥,秦晓波,高清竹,万运帆. 2019

[3]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高温热害对中国水稻产量的可能影响分析. 熊伟,冯灵芝,居辉,杨笛. 2016

[4]典型浓度路径(RCP)情景下长江中下游地区气温变化预估. 刘文茹,居辉,陈国庆,刘恩科,刘勤. 2017

[5]RCP情景下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生育期内高温事件的变化特征. 冯灵芝,熊伟,居辉,曹阳,杨笛. 2015

[6]华北平原干旱事件特征及农业用地暴露度演变分析. 陈静,刘洪滨,王艳君,王安乾,苏布达,居辉. 2016

[7]光温要素对水稻群体茎蘖增长动态影响的分析及模拟. 王萌萌,杨沈斌,江晓东,王应平,陈德,黄维,于庚康,石春林. 2016

[8]我国玉米模型的研究进展. 魏俊凯,温暖,郑国清. 2009

[9]基于作物模型与遥感信息的水稻产量预报研究. 李秉柏,田翠玲,王志明,黄晓军,郑有飞. 2006

[10]小麦条锈病气象预测方法及遥感监测研究进展. 靳宁,景元书,黄文江. 2008

[11]遥感数据和作物模型集成方法与应用前景. 李存军,王纪华,王娴,刘峰,黎锐. 2008

[12]作物模型在我国玉米生产中的研究与应用. 陈小民,崔红,刘志铭,魏雯雯,姚凡云,吴杨,曹玉军,吕艳杰,王永军. 2018

[13]定量的感参数与作物肥水模型链接初探. 王纪华,赵春江. 2001

[14]基于功能结构模型的鲜切百合群体光截获模拟. 李超,顾生浩,张立祯. 2019

[15]模型模拟华北地区气候变化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张明伟,邓辉,李贵才,范锦龙,任建强. 2011

[16]未来气候变化对海南橡胶树春季物候期的影响. 李宁,白蕤,伍露,李玮,陈淼,陈歆,范长华,杨桂生. 2020

[17]作物模型发展探讨. 曹宏鑫,赵锁劳,葛道阔,刘永霞,刘岩,孙金英,岳延滨,张智优,陈煜利. 2011

[18]基于Web的温室作物模拟系统的实现. 杜克明,孙忠富,王迎春,苏晓峰,褚金翔. 2006

[19]作物模型与气候模型的连接研究进展. 熊伟,杨婕. 2008

[20]基于作物模型的温室环境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贾倩,刘洪,孙忠富,杜克明.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