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细菌性穗枯病菌分离条件的优化及产毒黄素观察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徐以华

作者: 徐以华;孙磊;王玲;刘连盟;梁梦琦;高健;黎起秦;侯雨萱;黄世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细菌性穗枯病;病原菌;快速高效分离;毒黄素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

ISSN: 0529-1542

年卷期: 2018 年 006 期

页码: 38-4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水稻穗枯病是水稻生产上重要的细菌性病害,目前针对其病原菌快速高效分离的体系很少有报道.本文以水稻细菌性穗枯病菌Burkholderia glumae标准菌株LMG2196为研究对象,探讨分析了B.glumae的生长温度、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及对抗生素敏感性等.结果表明,选用含50μg/mL氨苄青霉素的KB平板划线,25℃培养36 h,可以快速高效分离B.glumae.B.glumae主要通过分泌毒黄素对寄主产生致病性,本文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LMG2196菌株在不同温度以及营养条件下毒黄素的产生.LMG2196菌株在25~40℃之间均能产生毒黄素,在营养条件不同的LB和PPG液体培养基中,同一温度下,总体上表现为在PPG中产生的毒黄素要比LB中的多;且LB的最适产毒黄素温度是28~30℃,PPG的是37℃,表明毒黄素的产生与温度和营养条件有关.

分类号: S435.111.4

  • 相关文献

[1]水稻细菌性穗枯病菌分离条件的优化及产毒黄素观察. 徐以华,孙磊,王玲,刘连盟,梁梦琦,高健,黎起秦,侯雨萱,黄世文. 2018

[2]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线性离子阱质谱测定秸秆发酵饲料中米酵菌酸和毒黄素. 索德成,肖志明,张晶,王石,冯玉超,管鑫,李阳,樊霞. 2022

[3]养殖大菱鲆黑瘦症的病原菌鉴定及杀菌中草药筛选. 王印庚,任海,张正,王岚,荣小军,廖梅杰,陈霞. 2012

[4]希瓦氏菌的研究进展. 商宝娣,杨星,李正友,张效平. 2015

[5]新型吸管式药敏检测盒的应用及山东省禽源病原菌抗药性监测网络的构建. 白华,骆延波,齐静,胡明,朱小玲,王永军,苏红,李靖冉,李颢,张秀美,吴聪B目,刘玉庆. 2012

[6]赤峰市植物立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刘敏,周艳芳,赵伟强,徐佳. 2013

[7]植物源杀菌剂的筛选. 杨静东,胡梁斌,周威,黄长干,石志琦. 2008

[8]仔猪水肿病病原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吴位珩,杨莉,任荣清,潘淑惠,伍春红. 2006

[9]甘蔗赤腐病及其病原菌研究进展. 沈万宽,罗明珠,饶得花,陈培寿. 2015

[10]奶牛子宫内膜炎血常规分析及病原分离鉴定. 牛晖,徐照学,王二耀,冯亚杰,陈付英,张嘉保. 2015

[11]日本凹顶藻的活性物质对姬松茸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林勇,郑怡,林新坚. 2006

[12]贵州续随子主要病害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王晓敏,张燕,龚德勇. 2013

[13]马铃薯软腐病菌的16SrDNA PCR检测. 王敏,张茹. 2007

[14]蘑菇黑斑病病原菌分离与鉴定. 黄思良,黄卓忠,闭志强. 2009

[15]茄根分泌物及其浸提液对3种土传病原菌生长的促进作用. 黄奔立,朱键鑫,许云东,朱华,陆长婴,沈明星. 2005

[16]病原菌菌膜形成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朱欣娜,史贤明. 2009

[17]畜禽粪便中人畜共患病原菌传播的公众健康风险. 金淮,常志州,朱述钧. 2005

[18]苏南地区水稻穗期病害及病原研究. 汪智渊,杨红福,张继本,傅化欣. 2003

[19]茶白星病病原真菌分离条件优化试验. 羊柏娥. 2008

[20]1株鲟源金黄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孔杰,李小义,王艳艳,曾圣,周洲.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