刈割对混播草地种群生长与产量关系及种间竞争特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文

作者: 王文;苗建勋;常生华;徐震;王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黑麦草;白三叶;生长特性;种群产量;竞争表现

期刊名称: 草业科学

ISSN: 1001-0629

年卷期: 2003 年 20 卷 09 期

页码: 20-23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研究了不同刈割次数和时间下,混播草地中多年生黑麦草产量与叶片生长、分蘖数间的关系,白三叶产量与匍匐茎生长、分枝数间的关系,以及两者种间竞争特性变化。结果表明:黑麦草产量随分蘖数(年刈割8次和4次例外)或叶片生长长度增加呈弱显著或显著增加趋势,白三叶年产量与匍匐茎分枝数呈显著正相关;高频刈割利于黑麦草和白三叶种群生长的正效应发挥,低频刈割和对照增强种间个体的竞争;两者生长点数、种群产量关系由高频刈割的显著正相关向低频刈割和对照的显著负相关转化。可见,随刈割频率的降低和刈割日期的推后,黑麦草和白三叶的种间竞争渐趋明显。

分类号: S812

  • 相关文献

[1]放牧强度对黑麦草/白三叶混播草地种群牧草量构成与年生产力的影响. 徐震,于应文,常生华. 2003

[2]气候因子对混播草地不同种群生长及其个体消长的影响. 于应文,梁天刚,陈家宽. 2003

[3]氮锌复合作用对单播和混播牧草氮素来源的影响. 何忠俊,华珞. 2002

[4]套种绿肥对茶园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宋莉,廖万有,王烨军,苏有健,张永利,罗毅,孙力. 2016

[5]亚热带黑麦草─白三叶草地土壤─牧草中微量元素季节动态及分布规律. 傅林谦,白静仁,余亚军. 1995

[6]黑麦草-白三叶人工草地退化趋势研究. 张建波,李相林,万里强,陈瑞祥,赵相勇,陈伟,陈国南. 2009

[7]三种植物在不同肥力下对紫茎泽兰的生态控制效果. 周泽建,周美兰,刘万学. 2006

[8]亚热带中山黑麦草与白三叶混播草地种群数量消长及相互作用的分析. 杨允菲,傅林谦,朱琳. 1995

[9]用~(15)N同位素稀释法研究牧草的氮素营养. 韦东普,白玲玉,华珞,姚允寅. 2000

[10]亚热带黑麦草、白三叶草地土壤—牧草—家畜中微量元素循环规律. 傅林谦,白静仁,余亚军. 1995

[11]食草作用有益于被食牧草:例证与假说. 李向林,黄文惠. 1996

[12]混播草地中多年生黑麦草与白三叶的生长特性及其共存表现. 于应文,徐震,苗建勋,冉繁军,赵怀波. 2002

[13]不同牧草日粮对浙东白鹅肉鹅的饲喂效果. 王亚琴,蒋永清,徐宁迎,董路,章哲明,郑会超. 2008

[14]喀斯特地区林下白三叶-麦冬混播体系群落特征. 池永宽,熊康宁,董颖苹,张锦华. 2015

[15]24种白三叶种质材料在长沙的适应性研究. 彭昭良,宋凤鸣,徐义炎,吴彩琼,刘建华,李金博. 2015

[16]复合菌对白三叶生长性能的研究. 王小利,杨春燕,张文,舒健虹. 2015

[17]俄罗斯白三叶在贵州南部的引种试验初报. 何静,陈瑞祥,刘秀峰. 2013

[18]白三叶根际解无机磷菌株筛选、鉴定及促生效果研究(英文). 刘晓霞,陆瑞霞,王小利,李显刚,姚拓. 2012

[19]不同栽培年限白三叶产草量的研究. 何静,毛中丽,曾华. 2007

[20]白三叶基因工程改良研究进展. 齐广勋,王金刚,杨向东,郭东全,薛健,张原宇,李启云,董英山.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