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栗香的形成及工艺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铭铭

作者: 张铭铭;江用文;袁海波;杨艳芹;邓余良;董春旺;李佳;滑金杰;王近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绿茶;栗香;影响因素;干燥工艺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20 年 02 期

页码: 129-137

摘要: 为研究绿茶栗香形成的干燥工艺及机理,笔者综述了近30年来国内外的香气及栗香相关研究,发现香气的研究较多而栗香的研究却少有提及。栗香香型虽已做出细分并探究出其关键组分,但仅在香气理论上猜测其形成机理,尚未基于加工工艺探究其具体机理。此外,栗香的影响因素并未做深入探究,仅推测出杀青、干燥工艺是栗香形成的关键因素,今后还需基于干燥工艺及参数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研究。本论文归纳了栗香的相关文献报道,探讨了栗香形成的关键工艺,并着重分析了干燥工艺对栗香形成的影响,以期为栗香绿茶的定向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分类号: TS272.51

  • 相关文献

[1]栗香型绿茶炒制技术研究. 赵容波,黄怀生. 2022

[2]电磁滚筒变温/热风耦合干燥技术对绿茶栗香形成的影响. 陈佳瑜,张铭铭,江用文,杨艳芹,袁海波,刘政权. 2021

[3]"清香"与"栗香"绿茶中非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差异分析. 王梦琪,朱荫,张悦,施江,林智,吕海鹏. 2021

[4]干燥方式对绿茶栗香的影响. 张铭铭,江用文,滑金杰,王近近,袁海波,杨艳芹. 2020

[5]基于IRAE-HS-SPME/GC-MS分析杀青方式对绿茶栗香形成的影响. 王华杰,滑金杰,余勤艳,江用文,王近近,杨艳芹,邓余良,袁海波. 2021

[6]栗香型优质绿茶自动化加工工艺设计与应用. 黄怀生,粟本文,钟兴刚,舒珲. 2018

[7]不同干燥工艺对胡萝卜品质影响的研究. 秦学磊,张国治,聂波,王安建. 2017

[8]不同干燥工艺对寒兰花总黄酮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李程勋,徐晓俞,李爱萍,郑开斌. 2019

[9]蓝莓苹果重组蜜饯干燥工艺优化及对品质的影响. 李璐,韩强,吴伟杰,房祥军,郜海燕. 2019

[10]不同干燥工艺对鲜玉米粉品质及风味的影响. 康志敏,郭东旭,何梦影,张灿,赵迪,肖亚冬,张康逸. 2020

[11]桑蚕茧不同干燥工艺对茧丝质量及品质评价的影响. 陈涛,宋江超,张美蓉,姚晓慧,伍冬平. 2019

[12]干燥工艺对重庆沱茶原料茶贮藏品质的影响. 罗红玉,王奕,钟应富,袁林颖,杨娟,张莹,王杰,邬秀宏. 2018

[13]辣椒干燥加工技术及设备的研究与示范. 宋树民,佘小明,邓永骊,周玉华. 2012

[14]槟榔热风干燥工艺的研究. 张可喜,符新,王祝年,符永进. 2006

[15]挂面干燥工艺研究及其关键参数分析. 王杰,张影全,刘锐,张波,魏益民. 2014

[16]枯草芽孢杆菌Bs2004固体发酵与干燥工艺研究. 刘勇,周西全. 2011

[17]产地、商品级别和干燥工艺对天麻品质影响研究. 葛进,张磊,刘大会,崔秀明,代超,杨野. 2017

[18]不同干燥工艺制备板栗全粉的理化特性和风味比较. 施建斌,隋勇,蔡沙,何建军,熊添,范传会,陈学玲,家志文,王少华,蔡芳,蒋修军,梅新. 2022

[19]马铃薯全粉加工过程中工艺评价指标的筛选及工艺研究. 祁岩龙,张忆洁,宋芳芳,冯怀章,罗正乾,徐艳文. 2017

[20]挂面干燥工艺能耗分析. 魏益民,王振华,于晓磊,武亮,王杰,张影全,张波,郭波莉.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