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土壤改良剂在红壤旱地上的应用效果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海勇

作者: 李明德;刘琼峰;戴子武;吴小丹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土壤改良剂;红壤旱地;土壤理化性状;大豆

期刊名称: 湖南农业科学

ISSN: 1006-060X

年卷期: 2010 年 11 期

页码: 53-55+58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针对我国南方红壤旱地酸瘠的特征,采用田间试验,以大豆为试验作物,对红壤旱地土壤改良剂的种类筛选和施用量设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腐殖酸钾、熟石灰、"地保一号"调理剂均能一定程度的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提高大豆产量,其中以腐殖酸钾和熟石灰配施效果最佳,且二者最佳施用量均为50~75 kg/667m2。

分类号: S156.2

  • 相关文献

[1]土壤改良剂对烤烟产质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李富欣,司贤宗,张翔,毛家伟,桂炎伟,陈启龙. 2014

[2]改良剂对吉林省西部盐碱旱作农田土壤改良的研究. 孙云云,高玉山,窦金刚,任军,马福权. 2013

[3]红壤旱地花生//大豆不同间作模式对作物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吴艳,肖国滨,黄天宝,李亚贞,郑伟,肖小军,肖富良,吕伟生,叶川. 2018

[4]黄腐酸土壤改良剂对大豆耗水动态、养分吸收和水肥表观利用率的影响. 王晓娟,杜太生,纪莎莎,陆红娜,吴迪. 2015

[5]不同土壤改良剂对白浆土养分变化及大豆产量的影响. 朱宝国,朱凤莉,张春峰,孟庆英,王囡囡,贾会彬,于忠和. 2014

[6]不同种植方式对红壤旱地土壤水分及抗旱能力的影响. 钟义军,武琳,黄欠如,廖绵清,叶川,成艳红,孙永明,章新亮,熊春贵. 2014

[7]水保措施对红壤旱地团聚体及其特性的影响. 钟义军,黄欠如,武琳,叶川,成艳红,孙永明,章新亮. 2014

[8]等氮条件下双氰胺添加量对江西红壤芝麻产量和硝态氮的影响. 柳开楼,胡惠文,周利军,叶会财,徐小林,王赛莲. 2015

[9]沼液化肥配施对红壤旱地土壤养分和花生产量的影响. 郑学博,樊剑波,周静,何园球. 2016

[10]生物黑炭和氮肥耦合提升红壤地力的效果. 孙永明,熊文,刘祖香,黄欠如,李钟平,郭书亚. 2016

[11]苎麻对红壤旱地土壤团聚体及其特性的影响. 钟义军,武琳,黄欠如,廖绵清,叶川,成艳红,孙永明,章新亮,熊春贵. 2014

[12]红黄壤土壤结构改良剂应用效果研究. 陈先茂,章发根,邓国强,关贤交,唐先干,陈斌. 2013

[13]长期施肥下红壤旱地的固碳效率. 柳开楼,叶会财,李大明,黄庆海,余喜初,胡志华,徐小林,胡惠文,周利军,王赛莲. 2017

[14]红壤旱地红薯产量对氮肥用量的响应及相互关系研究. 胡惠文,柳开楼,余跑兰,陈雷. 2015

[15]施用生物黑炭对红壤旱地理化性状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孙永明,李钟平,黄齐,熊春贵,王端飞. 2014

[16]基于模糊数学和主成分分析的长期施肥红壤旱地土壤肥力评价. 杨旭初,叶会财,李大明,余喜初,柳开楼,胡秋萍,胡志华,谷子寒,胡惠文,周利军,黄庆海,林小兵. 2018

[17]红壤旱地高梁种植密度试验简报. 阮关海,丁祥海. 2002

[18]稻草覆盖对花生木薯间作系统产量和土壤性状的影响. 徐小林,吴昌强,李大明,胡志华,柳开楼,周利军,叶会财,黄欠如. 2017

[19]长期施肥对红壤旱地土壤活性有机碳和酶活性的影响. 张继光,秦江涛,要文倩,周睿,张斌. 2010

[20]高原红土地氮磷钾平衡施肥对玉米数量性状的影响. 吴杏红,刘建香,张国建,杨瑞林,郭云周.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