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DNA导入水稻变异后代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永斌
作者: 王永斌;赵远玲;闫丽娟;孟庆勇;王广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外源DNA导入;光合特性;同工酶;RAPD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1 年 27 卷 07 期
页码: 63-6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以玉米DNA导入水稻品种‘龙粳4’中,以提高水稻的光合效率。对生育中、后期叶绿素a、b和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DNA差异、过氧化物酶及脂酶同工酶电泳和农艺性状的研究表明:与受体相比,外源DNA导入引起变异后代在生理、DNA、蛋白质和形态性状上发生改变,从而引起光合特性表现不同程度的变异。证明通过导入可以将玉米的高光效特性传递到水稻中,为常规育种与生物技术相结合选育高光效水稻新品种提供依据。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玉米DNA导入水稻的RAPD分子验证. 王永斌,孟庆勇,刘传雪,王广金. 2009
[2]高麦草和簇毛麦DNA导入普通小麦的研究. 黄承彦,杨平平,殷毓芬,颜廷进,单承荣,吴祥云. 1993
[3]小麦抗锈变异体的RAPD分子验证. 秦琳,李杉,崔凯荣,王亚馥,倪建福,周文麟. 1997
[4]外源DNA导入小麦变异后代的抗旱耐盐性初步鉴定及RAPD验证. 刘青,孙兰珍,宋伟,隋新霞. 2004
[5]耐草甘膦菜豆DNA导入大豆及其分子检测. 陶波,栾凤侠,沈晓峰,关荣霞,邱丽娟. 2007
[6]高粱DNA导入普通小麦选育高产春小麦新品系研究. 倪建福. 2003
[7]外源野生大豆DNA导入栽培大豆及RAPD分子验证. 雷勃钧,李希臣,卢翠华,钱华,周思君,谢纬武,王斌. 1994
[8]外源DNA导入高粱及其后代的RAPD分子验证. 王黎明. 2002
[9]特效植物营养素对水稻基因表达的表观遗传效应初探. 谭锬,梁前进,余素芹,王正询,谢国文,江奕君,高云. 2011
[10]双孢蘑菇液氮保藏菌株的遗传稳定性分析. 李洪荣. 2011
[11]大白菜耐热性分子标记的研究. 郑晓鹰,王永建,宋顺华,李丽,于栓仓. 2002
[12]不同致病力棉花黄萎病菌菌株在线粒体基因组存在差异. 王迪,李颖,简桂良. 2004
[13]桑树注入N~+离子后过氧化物同工酶及RAPD分析. 张和禹,吴家喜,赵正龙,张乾德. 2002
[14]离子束诱变桑品种与亲本的同工酶和RAPD比较分析. 徐家萍,刘明辉,汪泰初. 2002
[15]不同地域柳松菇菌株遗传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鲍大鹏,王南,谭琦,陈明杰,郭倩. 2000
[16]灵芝属菌株遗传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唐传红,张劲松,陈明杰,谭琦,曹晖,徐伟,潘迎捷. 2005
[17]不同致病力棉花黄萎病菌菌株在线粒体基因组存在差异. 王迪,李颖,简桂良. 2004
[18]水稻外源DNA导入变异系与受体的农艺性状差异及其基因变异分析. 胡远艺,彭彦,毛毕刚,王津津,赵炳然. 2013
[19]利用外源DNA导入培育水稻品种研究新进展. 詹庆才,曾曙珍,熊伏星. 2002
[20]远缘物种DNA导入水稻保持系的种质创新及SSR分析. 夏红爱,阳和华,唐家斌,周成,朱立煌,袁隆平.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利用花药培养技术培育脂肪氧化酶(LOX)活性低的耐储小麦新品系
作者:赵远玲;谭巍巍;刘昭军;李铁;李冬梅;孙铭隆;高凤梅;王永斌
关键词:小麦;脂肪氧化酶(LOX);花药培养;快速转育
-
大豆根际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金波;王永斌;谭巍巍;刘昭军
关键词:大豆;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
-
新疆预制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作者:张忆洁;李静;卢亭竹;张维维;闫丽娟;任红松
关键词:新疆;预制菜;发展现状;产业调研
-
减磷配施腐植酸对羊草生长及磷素吸收的影响
作者:赵婷婷;胡雨彤;张少民;仇春辰;周小国;郭亮;廖雨;王永斌
关键词:磷素;腐植酸;羊草;生物量;光合作用;养分吸收
-
小麦花药漂浮培养技术
作者:刘宁涛;赵远玲;车京玉;张起昌;田超;尹雪巍;代丽婷;邵立刚
关键词:小麦;花药;漂浮培养
-
大豆微核心种质资源抗旱性评价
作者:任洪雷;张丰屹;韩新春;洪慧龙;朱筱;王广金;邱丽娟
关键词:大豆;微核心种质;成株期;抗旱性;综合评价
-
大豆诱变育种技术的研究进展
作者:马晓宇;王永斌;张金波;谭巍巍;肖晖;韩新春;刘昭军;王广金
关键词:大豆;育种;诱变育种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