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产量水平下槟榔叶片碳氮代谢特征的差异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佳

作者: 李佳;刘立云;周焕起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槟榔;产量水平;碳氮代谢;酶活性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18 年 46 卷 21 期

页码: 152-15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采用田间调查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海南地区不同产量水平槟榔碳氮代谢产物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产量水平间槟榔叶片总糖含量、蔗糖含量和淀粉含量差异显著,高产槟榔叶片总糖含量和淀粉含量显著高于中产和低产槟榔,而蔗糖含量显著低于中产和低产槟榔;高产槟榔叶片蔗糖合成酶活性显著高于低产槟榔,与中产槟榔差异不显著;不同产量水平的槟榔叶片蔗糖磷酸合成酶的活性差异不明显;高产槟榔的全氮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低产槟榔,与中产槟榔差异不显著;高产槟榔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和谷氨酸合成酶活性显著高于中产和低产槟榔。可见,高产槟榔叶片对碳的同化、干物质的积累及无机氮的同化能力显著高于低产槟榔,其产量的提升可能是通过碳氮代谢过程来实现的。

分类号: S792.91

  • 相关文献

[1]海南岛不同产量水平槟榔叶片营养元素丰缺状况调查. 李佳,刘立云,周焕起,齐兰. 2019

[2]间作木薯对花生叶片碳氮代谢产物及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钟瑞春,揭红科,蒋菁,熊发前,黄志鹏,贺梁琼,李忠,韩柱强. 2014

[3]解淀粉芽孢杆菌ck-05对槟榔生长及土壤微生态的影响. 刘小玉,付登强,余凤玉. 2023

[4]水稻新品种产量水平估算方法初探. 刘善资,张启星,刘国庆,王永新,王秀萍,刘亚芹. 1995

[5]盐城市不同稻作方式产量水平和效益比较. 刘洪进,徐红,杨力,金鑫,任仲玲. 2014

[6]杂交粳稻新组合单季联合品比试验初报. 应峥嵘,童培银,邢栋材,李春香. 2017

[7]不同覆膜穴播种植模式对谷子和糜子作物籽粒灌浆特征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李万斌,戴丽君,李永平. 2021

[8]不同产量水平对'威代尔'果实品质和枝条抗寒性的影响. 朱燕芳,郝燕,王元元,白耀栋,马麒龙. 2021

[9]不同覆膜穴播种植方式对谷子和糜子生长发育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周花,戴丽君,李永平,梁金霞,马亚平. 2021

[10]淮北麦区不同产量水平小麦主要农艺性状及其抗倒性的基因型差异. 赖尚科,刘晓飞,王卫军,赖上坤,崔小平. 2020

[11]不同生产条件下留茬高度对水稻秸秆可收集量的影响. 顾克军,杨四军,张斯梅,许博,陈涓,张恒敢. 2011

[12]影响华南稻区常规籼稻产量水平的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刘传光,周汉钦,冯道基,周新桥,陈达刚,李丽君,李巨昌,张桂权,陈友订. 2012

[13]不同产量水平水稻群体光合特性和产量构成差异. 杨洪,李旭毅,卿发红,余俊奇,朱从桦,李伟,李天,陈光毅,欧阳裕元. 2023

[14]黑小麦光合特性的变化及对产量的影响. 张耀文,赵鹏涛,李积铭,赵小光,尚毅,张振兰,翟周平,李龙华. 2022

[15]带状套作复光后不同大豆品种干物质积累模型与特征分析. 吴雨珊,龚万灼,杨文钰,雍太文,杨峰,刘卫国,武晓玲. 2017

[16]不同产量水平小麦最适总茎数动态模型研究. 董玉红,欧阳竹,赵锁劳,王旭清,许金芳,王法宏,任德昌. 2008

[17]不同品种橡胶幼树叶片微量元素含量差异研究. 杨红竹,王丽华,贝美容,林钊沐. 2016

[18]两种产量水平下超级杂交稻氮素吸收利用特性. 蒋鹏,周兴兵,张林,朱永川,郭晓艺,刘茂,熊洪,郭长春,徐富贤. 2024

[19]“克字号”系列春小麦新品种简介. 邹东月. 2012

[20]桑园高产建设的几个问题. 陈维鼐. 199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