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能兼用型甘薯新品种桂粉2号的选育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天渊

作者: 黄咏梅;李慧峰;李彦青;吴翠荣;卢森权;马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新品种;甘薯;桂粉2号;品种选育;配套技术

期刊名称: 种子

ISSN: 1001-4705

年卷期: 2012 年 31 卷 03 期

页码: 112-11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甘薯新品种桂粉2号是广西农科院玉米研究所用富硒11作母本,桂薯2号等8个甘薯品种作父本,自然受粉获得杂交种子选育而成。2006、2008年参加广西生产试验中表现突出,各点综合表现良好。2008~2010年参加国家甘薯品种南方薯区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稳定性好,适应性广,在广西各地和西南部分地区均可种植,该品种高产、高淀粉、优质、抗病、综合性状好,尤其优质、高淀粉产量是本项目核心技术创新的难点,既可作粮食又可作能源原料。适宜种植密度为3 000~3 200株/667 m2。

分类号: S531

  • 相关文献

[1]优质多抗广适玉米新品种黔单21的选育及配套技术. 陈华璋,祝云芳,高翔,陈泽辉,王竹,王天宇. 2008

[2]桂北地区栽植密度和时间对甘薯桂粉2号产量的影响. 周宾,范大泳,唐广田,杨艺玲,张承发,秦荣桂,张传周,侯丽英. 2017

[3]高产优质糯玉米新品种龙玉1号的选育及配套技术. 王美霞,王创云,李海燕,赵怀生,韩彦青,赵丽,王陆军,王晋,郭虹霞. 2014

[4]高产食用型花生阜花32的选育及种植要点. 吕金昊,王海新,孙泓希,韩宁,王一波,任亮,李婉豫,史普想. 2024

[5]优质鲜食型甘薯新品种‘徐薯32’高效栽培模式及配套技术. 张爱君,刘亚菊,陈晓光,靳容,张立平,李洪民. 2016

[6]苹果优新品种及配套技术推广成果获奖. 王德生. 2004

[7]早熟晚粳糯稻新品种镇糯29号及配套机插栽培技术. 严俊,丁震,陈永华,龚红兵,傅建平,杭培,史倩雯,景德道,樊丽华,蒋祖明. 2022

[8]低豆腥味大豆新品种中黄18的选育有配套技术技术. 韩粉霞,丁安林,孙君明. 2002

[9]高产多抗大穗型玉米新品种黔单18号的选育及配套技术. 高翔,陈泽辉,祝云芳,赵晓燕,陈华璋,王天宇. 2004

[10]优质丰产稳产型玉米新品种黔单19号的选育及配套技术. 高翔,陈泽辉,高捷,祝云芳,陈华璋,王天宇,赵晓燕. 2004

[11]食用型甘薯新品种鄂薯7号的选育与栽培要点. 杨新笋,雷剑,杨年堤,杨志超,郑彬. 2009

[12]优质食用甘薯新品种徐薯23的特征特性与栽培要点. 马代夫,李秀英,李洪民,谢逸萍,李强,王欣. 2007

[13]高淀粉型甘薯新品种洛薯1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王自力,刘忠玲,秦家范,李小艳,杨玉峰,周武需,马跃福,张正伟. 2017

[14]高淀粉甘薯新品种徐薯22的选育与栽培要点. 马代夫,谢逸萍,李洪民,李秀英,李强,马飞. 2003

[15]鲜食型紫色甘薯新品种防薯9号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 刘义明,凌钊,戴旗,韩玉芬,唐家文,杨桂梅,唐新海. 2015

[16]鲜食型紫甘薯新品种皖苏361的选育. 夏家平,刘小平,程鹏,韩杨,谢一芝,贾赵东,边小峰. 2023

[17]甘薯新品种湘薯9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张超凡,张亚,黄艳岚,张道微. 2016

[18]鲜食型甘薯新品种辽薯5选育研究. 周桦楠,付雪娇,潘家荃,于涛. 2022

[19]高胡萝卜素甘薯品种苏薯25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谢一芝,郭小丁,贾赵东,马佩勇,边小峰. 2015

[20]优质食用甘薯新品种赣渝3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吴问胜,兰孟焦,傅玉凡,潘皓.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